不久,曹操拒袁绍于官渡,袁绍派人招张绣,一起也信件贾诩期望能结援。张绣欲赞同,贾诩当着张绣的面临袁绍的使者说:“归谢袁本初,兄弟尚不能相容,能容全国国士乎?”
贾诩就给回绝了,袁绍和袁术是族兄弟,彼此攻取,袁术死。
张绣惊惧,私下问贾诩:“若此,当何归?”
两大或几大实力之间有必要结援站队,不然孤立无助,即便再强壮或许也无法生计,这却是群雄并起时期生计的规律。
贾诩对张绣说,不如从曹操。张绣不懂了,说:袁强曹弱,又与曹为仇,从之怎么?
贾诩解说原因道:“此乃所以宜从也!夫曹公奉皇帝以令全国,其宜从一也。绍兵强,我以少众从之,不以我为重。曹大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愿将军无疑!”
剖析的多透彻,其实也为张绣找到归宿,张绣从之。三国演义中说,后来曹操犯了男人犯的过错,找了张绣的叔叔张济的夫人玩,张绣受到了侮辱,又反了,曹操也付出了沉痛的价值,失去了长子曹昂和最宠爱的猛将典韦。若是如此,曹操必定懊悔玩大了。
前史演义出于扬刘抑曹宗旨需求,或许也是由于曹操的确喜爱已婚女性这个私密喜好,只供读者一乐,史实却不是这样。
曹操见到张绣,公然大喜,执贾诩之手说道:“使我信重于全国者,子也。”
实在的状况是,张绣投拜曹操之后,曹操与张绣结成了儿女亲家,曹操的儿子娶了张绣的女儿,拜张绣为杨武将军。官渡之战,张绣力战有功,升官为破羌将军。随破袁谭,因功增封邑至二千户,在曹操诸将中封邑最多了。从曹操征乌丸于柳城,未至而薨,谥号定侯。张绣好归宿,是曹操得力将军、有功之臣。
曹操表贾诩执金吾,都亭侯,冀州牧,因冀州未平,留参司空军事。
曹操被袁绍围于官渡,粮方尽,问计贾诩,贾诩说:“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必决其机,顷刻可定也。”
曹操遂并兵出,围击袁绍三十馀里营,破之。袁绍军大溃,河北平。曹操自领冀州牧,徙贾诩为太中大夫。贾诩料己、料敌、料兵,可谓透彻,一举切中要害。
曹操破荆州,欲顺江东下,攻取东吴。贾诩谏曹操曰:
“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大众,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
曹操志足意满,没有遵从贾诩的主张,后曹操赤壁兵败。贾诩尽到参赞军事之责,料势、料事亦可圈可点。
曹操后来与韩遂、马超战于渭南,马超等索割地以和,并求任子。曹操问计贾诩,认为可伪许之。又问贾诩详细计谋,诩曰:
“离之罢了。”
曹操亦是一代雄主,一承用诩谋,韩遂、马超彼此猜忌,终究曹操拾掇了二人,西凉平。
曹操一直没有确认世子,其时曹丕为五官中郎将,曹植为临淄侯,曹操在二人之中摇摆不定,没有下终究的决计。二人各有党与,有夺宗之议。曹植才名方盛,好像曹操更倾向于曹植。曹丕使人问贾诩自固之术,贾诩曰:
“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罢了。”
曹丕从之,深自砥砺。曹操又曾屏除左右问贾诩,贾诩沉吟不对。诩嘿然不对。曹操曰:“与卿言而不答,何也?”诩曰:“属適有所思,故不即对耳。”太祖曰:“何思?”诩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曹操大笑,所以太子遂定。
贾诩话中有两个典故,都是曹操亲历。袁绍由于弃用长子袁谭,而用幼子袁尚为世子,致使身后兄弟相攻为曹操所灭。刘表弃用长子刘琦,而用幼子刘琮为世子,致使为曹操所成。
曹丕立为世子后,贾诩自觉得不是曹操旧臣,所献计谋深远,惧怕因此为曹操所忌讳,被猜忌。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全国之论智计者归之。
智者以逞智为能,而贾诩却深知智慧所为立身,却又可形成主公忌讳猜忌,其智方为智。真所谓正人山人之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全国。为谋尽心,划策尽智,居位知惧,得信识恐。为人臣也归于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