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年前,因郭沫若的一篇文章,陕西14座千年古镇全被改了名

2020-12-11 12:10:13 作者: 56年前,因

《梁溪漫志·张文潜粥记》中有言:“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养胃。”就前史革新的方向来看,无疑是新事物替代旧事物,落后、迂腐、封建的思维和准则都会被替代,这是前进的必定。当然,汉字也是相同,古往今来,汉字的形状一直在产生或大或小的改变,能够说,其演化过程贯穿了整个中华史。但是,过度的更改也会抹掉宝贵的前史痕迹,比较于所谓的“移风易俗”,文明沉淀也是一个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迄今为止,汉字已经有了6000年前史,毫不夸大地说,这是世界上运用时间最长,也是从未呈现过断层的文字。不过,虽然仓颉造字一说过于虚无缥缈,但是这个说法,却能够从《吕氏春秋·君守》中窥得一二:仓颉作书,后稷作稼。后来,跟着甲骨文的发现,汉字的来历也得到了解说,这不只仅是古人的巨大才智,仍是一切炎黄子孙的自豪。

作为极为遍及的一种沟通东西,汉字的效果也跟着年代的开展,变得益发重要起来。甲骨文之后,先后呈现了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规规矩矩的方块字,到了东汉时期,更是诞生了一大批书法家,他们不光推动了汉字开展,还使其具有别出心裁的美感。惋惜的是,汉字一直都是读书人手中的“东西”,对平民百姓而言,已然没有走上宦途的主意,也就没必要读书识字,这是古代封建王朝的一大弊端。

所以,一直到新中国建立,仍有多半的老百姓不识字,他们无法从书本上获取常识,一切的音讯都来自于道听途说。当然,除了上文提到了没有读书途径之外,再便是文字的结构过于冗杂,不便于老百姓回忆,若想消除文盲,就必须先把汉字改形成“和蔼可亲”的姿态,这样一来,也有利于了解和承受。所以,一些人开端主张废弃汉字,改写拼音文字,也便是逐步与西方国家的言语接轨。

1964年,郭沫若宣布了一篇名为《日本的汉字改革和文字机械化》的文章,他以为日本的汉字改革非常成功,作为汉字发源国,我国也要快速行动起来,为了让更多人认识到汉字简化的重要性,主张先从城市的姓名改起。其实,郭沫若的提议仍是比较温文的,他不主张废弃汉字,仅仅略作简化,当然了,必要的拼音标示也是必要的,这也是为日后触摸英语作预备。

同年9月9日,陕西为了呼应郭沫若的提议,首先宣布了《为减轻大众和儿童学习运用文字时的担负,我省14个冷僻地名改为常用字》一文,对以下14个陈旧县城进行了更名:盩厔更名为周至县,邠县更名为彬县,醴泉更名为礼泉县,栒邑更名为旬邑县……从文字的杂乱程度上来看,改动之后的县名确实便利更多人回忆了,但是老一辈的人却不买这个账,他们以为姓名是一个城市的根,若是连根都放弃了,还有什么了是可言?

实际上,他们的忧虑也有必定道理,由于有好几个城市的姓名都是不如之前的好听,比方庐州改为合肥、汝南改为驻马店、兰陵改为枣庄等。一座城市,不只承载了前史,还有一代又一代人的爱情,或许这才是老一辈不肯承受的实在主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