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最后的决战:崇祯帝铸成大错,改变中国历史走向

2020-12-14 09:42:50 作者: 明、清最后的

1639年2月,清朝皇帝皇太极挑起战端,几回派兵攻击锦州城,揭开松锦之战的前奏! 这场松锦之战往往被人们所疏忽,但其实这场战争非常要害,这是明、清之战终究的决战,乃至决议了我国历史的走向。不过,崇祯帝却犯了一个丧命过错,导致明朝的败亡,这到底是怎样一回事呢?

工作还得从1636年说起,此刻的皇太极狼子野心,弃汗称帝,树立清朝,他想入主华夏,替代大明朝。可是皇太极非常清楚,想要入关,有必要攻破宁锦防地,而这条防地的要害便是锦州!因而自1639年2月开端,清军就不断攻击锦州,但悉数以失利告终,皇太极所以改动战略,围困锦州城。

皇太极先后派多尔衮、济尔哈朗领兵围困锦州城,后在城内蒙古兵的策应下,攻破锦州外城。这样一来,锦州城的局势登时紧张起来,守将祖大寿派人向朝廷求救。此刻明朝国外,李自成的农人军在洪承畴的冲击下遭受重大丢失,逃入商洛山中。所以崇祯帝调洪承畴为蓟辽督师,掌管与清朝作战。

得到祖大寿的求救后,崇祯帝火速下旨,命洪承畴率八位总兵以及二百多位将官,领兵十三万前去救援锦州。千万别小看这十三万人,这是明朝的“九塞之精锐”,是其时明朝最精锐的边防部队,作战经验非常丰厚。

但明军的对手也不弱,他们是屡战屡胜的八旗劲旅,各个通晓骑射,特别是长于野战。因而洪承畴一向驻扎在宁远,没有轻敌冒进,到了1641年5月才派军前往松山,与济尔哈朗所部交兵,成果清军战胜。初战告捷后,明朝内部就产生了对立,分红两派。

一派以兵部尚书陈新甲为首,他们以为“兵多饷艰”,建议当即挥兵救援,兵贵神速;另一派以蓟辽督师洪承畴为首,他以为清军战斗力强,应该“且战且守”,防止和清军产生大规模野战。其时据守锦州城的祖大寿,其主意与洪承畴是相同的。

把握终究决议权的只要一个人,他便是崇祯帝朱由检!崇祯帝的主意和陈新甲相同,所以他派出监军前往前哨,传旨催战。迫于无法的洪承畴只好从宁远动身,带领大军救援锦州。交兵之初,明军占有了一些优势,清军丢失很大,不过皇太极敏捷调兵遣将,且不管身患疾病,亲自到前哨督战。

1641年8月19日,清军将洪承畴带领的援军围住,两边打开决战!成果因军心涣散,没到包围时刻,总兵王朴首先逃跑,导致各部堕入紊乱,明军死伤沉重,被斩杀五万三千人。尔后清军围困松山城,并于1642年攻破。至此历时三年之久松锦之战宣告完毕。

此战后,清军打开了通向华夏的门户,为入主华夏奠定了根底。而明朝则因崇祯帝催战,将最精锐的部队丢失殆尽,再也无力回天,正如谈迁所说的那样,“九塞之精锐,我国之粮刍,尽付一掷,竟莫能续御,而庙社以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