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灭六国,刘邦做了哪国的“亡国奴”?他为何从不提“亡国恨”?

2020-12-16 18:29:35 作者: 秦灭六国,刘

刘邦后来起事,留雍齿驻扎丰邑,自己出征薛地。

陈胜乘机让魏国人周市前来攻城。

雍齿没有作太多考虑就投降了。这其间除了有雍齿不服刘邦的要素,还有一个原因,便是丰邑城大多为魏国人。

刘邦回来攻打了三次丰邑,都未能攻下,也充分阐明丰邑是按国都规范建筑的。

而结合周巿劝降雍齿说的那句话——“丰,故梁徙也”,也能够推知,在秦灭魏国时的公元前225年,丰邑仍是归于魏国。

当然,楚国比魏国多存活了两年,丰邑后来被楚国占据了,从这一点上说,刘邦本来是魏国人,由于魏国亡了,他就成了楚国人,也未尝不可。

秦灭六国,丰县被并入了沛县,刘邦做上了沛县泗上亭长。由于泗上是前楚国沛县属地,秦的沛县县治也是前楚国沛县县治,刘帮从此寓居到了前楚地沛县城乡,受楚风熏陶,善楚歌、能楚舞,也为他的楚人身份增加上了几分颜色。

最重要的是,楚国南公死前留下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咒骂,陈胜、项羽叔侄都以楚人的身份反秦,并且得到了广阔民众的支撑和呼应,刘邦以楚人身份投入反秦激流之中,也家常便饭了。

有人或许会感到古怪:刘邦先属魏,再属楚,当了两次“亡国奴”,为何他在反秦过程中没提过半句关于“亡国之恨”的话呢?

话说,在全国诸侯共尊周皇帝的西周,各诸侯国的子民并不是很垂青自己地点诸侯国的国籍的。

即便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对那些志在四方,一心要发挥自己志向的人来说,他们也不会被自己地点的诸侯国的国籍所纠缠。

比方说,百里奚本是齐国衰败宗室子弟,早年在齐游学,壮年投虞为大夫,虞灭为晋灭,奔楚牧牛,终究入秦为相。

又比方商鞅,他本是卫国国君的后嗣,卫国人,入魏服侍魏国国相公叔痤,再入秦效能。

再比方范雎,出世于魏国,先入齐,后事秦。

还有张仪,魏国人,长大后游走于赵、楚、秦等国,成名于秦国。

与张仪齐名的苏秦,雒阳人,得燕昭王欣赏,使齐,一度兼佩六国相印。

……

秦灭六国,六国原贵族子弟不甘沦为布衣,不断以康复故国为标语,一种“故国情怀”才倏然鼓起。

比方汉初开国功臣张良,他的祖上三代为韩丞相,因韩被秦所灭,他就活跃图谋康复韩国,结交刺客,并在古博浪沙行刺秦始皇。

陈胜和吴广在大泽乡率众起兵,由于两人的家园原先都是在楚国境内,起义之后,就以“张楚”为国号,意思是“张大楚国”。

还有项梁、项羽叔侄,先是拥立景驹为楚王,后来又拥立楚怀王的孙子芈心为义帝,打出了楚国旗帜。

……

刘邦除了身世不显,和张良、项羽这些人不可比之外,还要留意前面刘向那句话里说的“在秦作刘,涉魏而东,遂为丰公”,即刘邦的爷爷本来便是从秦国迁到魏国的,并且,从秦国迁到魏国后,直接就在丰邑落户了。

那么,说不准刘邦仍是在秦国国都咸阳出世的。

咱们看,刘邦发难,他的妻子吕雉家族里马上有人出来跟随,比方吕雉的哥哥吕泽、吕释之等等;刘太公的亲属,却都是在刘邦攻入秦国国都咸阳后才来投靠的,比方刘贾、刘泽等等。

还有一个小细节能够直接佐证刘邦对秦国咸阳饱有爱情——刘邦成为了沛县泗上亭长,“常繇咸阳”,他之所以这么热衷于到到咸阳出差,阐明他不光对咸阳熟,并且,咸阳那里有自己的亲属。

也便是说,刘邦先是秦国人,后来迁居成了魏国人,魏国亡后成为了楚国人,秦灭六国又成为了秦国人,终究灭秦建立了大汉朝,成为了大汉帝国的主人。

从这一点上来说,刘邦真实没有什么“亡国恨”可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