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48岁买了块地并写下此帖,现为旅顺博物馆镇馆之宝!

2020-12-17 04:00:47 作者: 苏轼48岁买

苏轼行书《阳羡帖》,27.5×22.6cm

书于1085年(元丰八年),旅顺博物保藏

此帖为苏轼有关阳羡买田信札的后半部,虽只要60余字,然言外之意风流胜赏。其书体刚健阿娜,绵里藏针,足见其秀伟之气,系苏氏晚年手笔,帖中钤有元、明、清三代保藏者印章及清内府藏玺。有“抽”字编号,元代郭畀、陆友,明代沈周、崔深、项元汴,清初元揆曾保藏此帖。

元末明初名僧来复行书后记

风闻当年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带着很多历代内府所藏的字画名迹,悄悄密藏于东北(长春)伪宫“小白楼”,苏轼此札亦在其间。日本屈服后,溥仪慌乱逃命,不少宫内宝藏弃之于“小白楼”中。乱兵发现楼中有宝,一阵哄抢而尽,苏轼此札散落民间。后,幸被国家文物部分征购入藏,成为旅顺博物馆镇馆之宝。

释文:轼虽已买田阳羡,然亦未足伏腊。禅师前所言下备邻庄,果怎么,托得之面议,试为经度之。景纯家田亦为议过,已面白,得之此不详云也。冗事时渎高怀,想不深罪也。轼再拜。

苏轼行书《阳羡帖》部分扩大

轼虽已买田阳羡,然亦未足伏腊。

禅师前所言下备邻庄,果怎么,托

得之面议,试

为经度之。景纯家田亦为议

过,已面白,得之此不详云也。冗事时

渎高怀,想

不深罪也。轼再拜。

修改:熊亚新 来历:书法抱负#苏轼#旅顺博物馆#行书保藏

释文:轼虽已买田阳羡,然亦未足伏腊。禅师前所言下备邻庄,果怎么,托得之面议,试为经度之。景纯家田亦为议过,已面白,得之此不详云也。冗事时渎高怀,想不深罪也。轼再拜。

苏轼行书《阳羡帖》部分扩大

轼虽已买田阳羡,然亦未足伏腊。

禅师前所言下备邻庄,果怎么,托

得之面议,试

为经度之。景纯家田亦为议

过,已面白,得之此不详云也。冗事时

渎高怀,想

不深罪也。轼再拜。

修改:熊亚新 来历:书法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