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是唐诗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标志性位置。而唐诗中难以逾越的顶峰,非李白、杜甫莫属。其实即便是在唐代,已有许多文人不断仿照他们的著作,其间不乏才调卓著的大诗人,比方李商隐。
李商隐,生卒年介于约公元813年至约公元858年,比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小了约100岁。李商隐生于晚唐,此刻诗篇的大的黄金时代现已曩昔,但他依然抓住了唐诗风神的尾巴,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李商隐的诗幻想独特绮丽,风格秾丽,刻意追求诗美。一些写爱情的诗篇虽略感不流畅难明,但意境缠绵悱恻,极为动听。
由于李商隐的诗风格新颖,又趋于隐晦迷离,所以他的诗是难于索解,更难于仿照的。不过有意思的是,李商隐尽管极具个人特征,也简直不吠影吠声,可是却做了一次问候式的仿照。他问候的目标,便是诗圣杜甫。杜甫的诗一贯被仿照,但却很难被逾越,但李商隐的诗一出,简直以假乱真,忽悠了许多人,成为了一首千古名作。
《杜工部蜀中离席》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这首诗标题竟然狡猾地取作“杜工部蜀中离席”,世所熟知,杜甫在成都生活了多年,留下了杜甫草堂一座,妙诗许多。这样的标题,还真是让人觉得非杜甫所作无疑。
而这首诗实在的仿照成功之处,在于精力气质与诗篇风神与杜甫极为类似。相同的忧国忧民,感伤时局,相同的沉郁顿挫、又豪放落拓。其间美酒成都堪送老,不由让人想起杜甫“白头搔更短”,“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自怜白头无人问,怜人乃为白头翁”这些自叹之词。
李商隐如此费尽心思仿照,杜甫躺枪一点都不委屈。事实上,李商隐这首诗也的确写得极好。此诗作于宣宗大中六年,其时李商隐要脱离成都,回来梓州,在践行酒席上顺手所作。人生离别本为常态,但是战乱时代,世事无常,即便是时间短的别离也令人恋恋不舍。这种心情,杜甫是经常抒情的,不阅历离乱之人,不能了解。雪岭、松州,都乃杜甫诗中写过的四川当地。全诗的沉郁高傲自负之气,令人信服。
而在许多信服者傍边,还有一人,他便是王安石。王安石曾指出,仿杜甫而得杜诗神韵的只要李商隐一人。不仅是王安石,历史上许多名家都对此诗点评颇高。
惯于赏识李商隐《无题》风格的人,必定难以了解,为什么一贯隐微幽静、凄婉动情李商隐何故还有狡猾的一面?这是由于李商隐原本便是一个很有温度的人,并非严寒的郁闷者。他曾作《骄儿诗》,将父爱写到极致,他的儿子也被写得心爱到爆。“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忽复学从军,按声唤苍鹘”。李商隐必定也曾是如此心爱狡猾。
但是,李商隐的人生之路,荆棘布满:幼小丧父,宦途崎岖,终身流浪。因而,他当能了解杜甫的流浪感触和心里忧虑,在精力上,他和杜甫是相通的。李商隐的咏史、咏物诗,许多风格都可追攀杜甫。仅仅由于李商隐的爱情诗,无题诗影响过于深远,躲藏了李商隐的更实在一面。李商隐的不幸还在于他的欢愉和爱恋总是如此时间短,为官本可一步登天,却不幸堕入党争;爱情婚姻本是满意,却无法妻子早早亡故。“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无法成为绝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