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害死李牧的到底是谁?可能不是郭开,另有他人

2021-01-02 09:38:52 作者: 《大秦赋》:

可回过头来看看《大秦赋》,因为宫斗戏占有了《大秦赋》太多篇幅,以至于紧缩了不少一扫六国的主线剧情。

为了烘托出秦国与嬴政的“伟光正”形象,李牧屡次领军击溃秦国,并非是这位武安君的劳绩,反倒是秦国内部出现问题。

因为《大秦赋》这种剧情的组织,也让观众们误认为,其实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也没什么了不得。

可是同学们想想,公元前259年,长平之战完毕之后,秦国实力已位居七国之首。

自商鞅变法后,大秦国富民强,粮食足够。

公元前256年,东周屈服大秦,也使得秦国能够从洛水顺流南下。

所以说,秦国其时实力现已非同一般,具有了统一天下的条件,这是其他诸侯国所不能比较的。

秦王政十八年,秦国在灭韩之后,大举进攻赵国。但赵国其时有李牧,秦军虽经苦战,但输赢未分。

王翦自知李牧是个硬茬,有他在,赵国就可保一时安全。所以便向嬴政献出反间计,提出必需要先除去李牧。否则,大秦暂无任何东进或许。

后边的工作我们应该都清楚了,依照《大秦赋》中的剧情,赵国宰相郭开私自收受秦国贿赂,向赵王迁说李牧坏话。终究武安君李牧被掠夺兵权,落得一个惨死当场的结局。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李牧不授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

而李牧一死,赵国根本就现已失去了支柱,终究亡国。

所以不管是从《大秦赋》这部影视剧,仍是从前史的相关记载来看,李牧都是带兵有方,也是其时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仅有良将。

所谓“李牧死,赵国亡”,也是对他军事实力的一种认可。

可是《大秦赋》中,张鲁一扮演的嬴政提及李牧时,也显得有些百般无奈,或许有一丝怅惘。

那李牧究竟是怎样死的呢?如《大秦赋》中所说,是被郭开栽赃致死,仍是还有别人?

《大秦赋》中,李牧是从前哨回来邯郸时,被秦国重金收买的郭开,进献毁谤,终究惨死。

而前史上记载的是,其时秦国派人潜入赵国,用重金收买郭开分布风言风语,说李牧、司马尚勾通秦军,预备变节赵国。

昏聩的赵王迁听到流言,并没有加以查询证明,而是派赵葱和颜聚替代李牧和司马尚。李牧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并未遵守。究竟阵前换帅,乃是兵家大忌。

终究赵王私自布局,捕获李牧并斩杀了他,司马尚则被抛弃不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授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遂灭赵。”

从这儿看,《大秦赋》中的剧情倒也根本契合前史,郭开的确是害死李牧的主谋。

但在《史记·赵世家》中又有记载:其(赵王迁)母倡也,素无行,信谗,故诛其良将李牧。

那从这儿来看,是赵王迁的母后赵娼后害死了李牧。

这两处记载彼此有所对立,但都是司马迁编撰。那究竟是不是郭开害死了李牧?还真有点说不准了,究竟没有细节记载,也没有真凭实据。

说是赵娼后害死了李牧的记载,同样在刘向的《烈女传·孽嬖传》中,也有所表现。

“娼后淫佚不正,通于春平君,多受秦赂,而使王诛其良将武安君李牧。”

要说赵娼后害死李牧,也有动机。或许是因为李牧当年不赞成赵悼襄王立她为后,并说她身世不正,怀恨在心;或许是真的忧虑李牧手握兵权,有朝一日取“儿”代之,这些状况都有或许。

但除了这些,在《战国策·秦策》中还有一处记载:

“赵王之臣有韩仓子,以曲合于赵王,其交甚亲,其为人嫉贤妒功臣。今国危亡,王必用其言,武安君必死。韩仓果恶之,王使人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