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发展格局形成,光伏制氢时代开启

2020-09-22 13:22:33 作者: “双循环”发

在“光伏+大数据中心”方面,王勃华介绍,2018年,我国数据中心用电总量1608.89亿千瓦时,到2023年,这一数据将达到2667.92亿千瓦时,5年增长66%。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旨在加快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将加速推动光伏发电在大数据行业的应用。

记者了解到,河北省张家口市正在逐步打造世界级超大规模绿色数据中心产业集群。“大数据集群正搭载着本地新能源的绿色引擎高速稳健前行,优惠的绿电和便捷的电网通道成了数据产业发展的加速器。”据张家口市能源局副局长刘峰介绍,张家口可再生能源装机已超过1600万千瓦,为建设大数据中心等“高载能”产业提供了绿电保障,大数据产业目前在张家口地区迅猛发展,主要得益于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助力。

氢储能破解发展瓶颈

随着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占比的不断提升,面对光伏发电的波动性等先天困境,光伏与储能、氢能的融合将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李振国向记者表示,随着光伏成本的逐步下降、光伏产业的不断发展,加之储能技术的逐渐成熟,“光伏+储能”将为大规模实现100%清洁能源奠定基础,光伏也将承担起修复地球生态的责任。

在李振国看来,“光伏+储能”是未来“人类终极能源解决方案”,也将是应对气候问题的有力武器。他表示,“今天的储能成本已经下降至十年前的三分之一,随着储能方式多元化和技术的进步,我们认为,在未来3-5年里,储能的成本也有望降至0.3元人民币以内。”

“面对光伏发电的先天困境,作为一种二次能源的氢,提供了一种破局的路径。”魏锁表示,通过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制氢,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消纳问题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瓶颈,同时也将为氢的制备提供充足的能量来源。据他介绍,目前,光伏发电技术和制氢技术都已较为成熟,随着光伏发电成本的持续下降,氢能产业发展逐渐步入快车道,光伏制氢的竞争力也将逐渐增强,太阳能光伏制氢未来将大有可为。

记者了解到,使用光伏等新能源制氢,在吉林省白城市已成为长期战略。白城市能源局副局长田秀华表示,白城市利用域内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以电解水制氢为主要技术路线,正着力建设“中国北方氢谷”。预计到2025年末,该市用于制氢的新能源装机规模将超过193万千瓦,年制氢量达到12万吨,并形成具有国内影响力的新能源与氢能产业集群。

“储能系统被公认为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的有效途径,融合储能是解决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关键手段,而采用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制氢,也将进一步提升消纳能力。”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赵为表示,光伏+正在带来新的机遇,在多应用场景下,推动光伏等多种能源协同发展,其中,储能规模化应用、制氢的成熟,将促进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向更大规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