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赊账"谁买单",加强引导与纠正,抗拒诱惑,培养正确消费观

2020-09-20 19:15:42 作者: 孩子赊账"谁

当前,一些学校附近小卖店会给学生赊账消费现象。自古以来,店主对顾客(熟客)赊欠是一种销售手段。小卖店店主只要不违反商业道德底线,开门做生意是正常的行为。当孩子出现赊账消费的行为之时,店主、家长和学校均要高度重视,加强沟通与协调,加强引导与纠正,加强抗拒诱惑,培养孩子正确消费观。一、赊账现象"谁买单"

作为学校附近小卖店给学生赊账。这要看什么情况。

(一)家长买单。

小卖店店主应主动与孩子的家长联系,说明情况,征得家长同意,小卖店店主可以给学生赊账购买学习用品、学习文具等物品,这属于是正常的、合理的,家长也肯定情愿买单的。

(二)店主承担。

如果店主在没有征得家长的同意,就随意或诱惑学生赊欠购买一些食品、玩具、游戏卡等大额物品;甚至让孩子消费视频充值、大额游戏卡等超出认知能力范围之外的行为。这很明显是不合理的,甚至有诱骗的嫌疑,店主是要承担民事欺诈责任的。店主是不厚道的,没有商业道德底线的表现,是不具备法律效应的,家长可以不认可此债务,不给予结算,由店主承担。

(三)双方协商。

如果孩子赊账购买一些铅笔、文具等可以自己认知处理消费的项目,既然孩子承认与消费了,家长就应该与店主结算,数额比较大(一般超过百元)的话,可以协商结清金额。事后家长应告知孩子此种消费行为的责任与后果,让孩子初步认识到"量力而行"的正确消费观念。

当孩子发生赊账消费的行为时,关键还是家长和孩子应该做好沟通教育,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

二、透支消费"谁教育"

现在,一些年轻的家长都会透支、超前消费的现象,这种消费观念也会影响到后一代,事实上适度的超前消费是可以,但不应过度透支。那么透支消费"谁教育"。

(一)店主提醒,加强抗拒诱惑。

对小卖店的店主来说,给孩子赊账消费购买学习文具、零食、饮料等物品,虽然没有触犯法律,但行为已经超出了店主的道德底线,在没有提醒与告知孩子承担后果的前提下的做法是合法的,但是不合情理的。如果孩子还小的,店主应与向孩子索取电话号码,与家长联系,说明情况,征得同意再赊账;如果孩子已有了消费认知范围与观念(一般要高中生以上),店主也应告知或提醒学生透支消费的后果,也让孩子做到诚实守信。另外,店主可以在店内张贴"本店概不赊账"张的字样,提醒顾客的消费行为。

(二)学校教育,加强沟通与协调。

学校应该结合德育工作,注意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教育,宣传关于正常消费观与诚实守信的消费行为,并将列入品德操行评定的体系中去。

(三)家长沟通,加强引导与纠正。

1、培养正常消费。

家长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理性的消费观,引导孩子不能私自去小卖店赊账购物。

2、培养计划消费。

家长可以给孩子零用钱,但给的零用钱不宜过多,还要协助孩子做计划,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让孩子养成有计划的消费习惯。

(1)适当吃零食。

对于小孩子要吃零食,家长可以适当去满足,这才是正确的决定。因为每个小朋友都希望或渴望得到零食的;如果长期得不到满足,就会很压抑;一旦有了机会,就往往做出赊账或偷钱等令人吃惊的事情。

(2)纠正坏毛病。

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了赊账消费或偷钱行为,家长也不能一味训斥,应该教给他们如何纠正,不断形成有判断对错的能力,让孩子明白什么钱该花,什么钱不能花,纠正随意花零用钱的坏毛病,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三)家校紧密配合,避免拿钱乱花。

家长可以通过练习学校教师,了解需购买的学习用具和适当的书籍,避免孩子打着教师的"旗子"拿钱乱花。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