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中国诺贝尔奖”的副省长是什么来头?

2020-10-03 17:16:20 作者: 获“中国诺贝

《有了博士学位还不够》一书里有这样一句话:“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并有激动人心的研究计划,乃是做一个科学家的重要标志。”多年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卢柯都会把这本书送给每一个毕业生,与之共勉。

卢柯

9月6日,2020未来科学大奖在北京揭晓,该奖项有“中国诺贝尔奖”的美誉,卢柯摘得三项大奖之一的“物质科学奖”,奖金达100万美元。

曾是最年轻院士

卢柯出生于1965年5月,是河南汲县人。16岁时,卢柯考入华东工学院机械制造工艺系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其高考分数比录取分数线高出60多分,但英语只有30多分。在全系120多人中,其入学成绩倒数第二。由于志愿是其父母帮着填报的,此时的他对材料学毫无概念和兴趣。

待到卢柯真正对所学专业产生浓厚兴趣,已经到了做毕业设计的时候。于是他选择了考研继续深造。为了补上和同学的差距,他十分刻苦,最终以全系最高分的成绩考入了中科院金属研究所。读研期间卢柯又用“把书翻烂”的精神劲儿自学了许多实验所需的物理学知识。

直到研究生毕业,卢柯才把纳米材料作为自己的真正兴趣点。但他觉得时间已经晚了。“去找兴趣,越早找到越好。”卢柯曾建议本科生,“有时候,改变你兴趣的,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人。你跟了一个导师,这辈子就可能‘捂’进去这个领域了,能‘捂’进去是好事儿。”

1988年,金属研究所原本计划送他去科研条件更好的日本读博,但他却拒绝了,决定留在所里。如今,他说:“我已经有足够底气宣布,在纳米金属制备上我们这儿是世界上最好的。”

1990年,他前往德国马普金属研究所作访问学者。在德国攻读博士后时,他从头学习了热力学,并发表了论文。后来学生惊讶于其对热力学的掌握时,他说:“你缺什么,就要去补什么。”

之后,卢柯的学术之路就仿佛“开挂”一般:30岁当上博导,32岁担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36岁时,卢柯出任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所长,并在2年后当选为当时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40岁当选德国科学院院士,41岁成为美国《科学》杂志的首位中国评审编辑。

死磕纳米材料

卢柯曾对人说:“不做科研,还能做什么?”在他眼中,做科研就像在海滩上寻宝,“如果你找准了地方,挖下去,就能挖到珍珠。”而纳米材料就是他求索至今的珍珠。

人类利用金属材料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如何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仍是材料物理领域长期以来的一个核心难题,也是卢柯科研生涯硬磕已久的“硬骨头”。在2020未来科学大奖新闻发布会上,卢柯介绍自己研究的内容是把金属材料结构做到纳米尺度,大幅度提高金属材料的综合性能,“我20多年都在做这个事情”。

卢柯及其研究组在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工作了多年,拿出了“纳米孪晶结构”“梯度纳米结构”等科研成果。据他介绍,“纳米孪晶结构”是实验中的偶然发现,而“梯度纳米结构”则是在理论分析基础上设计出的新结构,都在金属材料强化原理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然而,卢柯研究组的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研究方向一度被同行视为没有意义和价值。卢柯后来回忆说,就连当时自己的学生都对这个研究方向产生了怀疑。但即使过程十分煎熬,卢柯还是坚持了下来,最终突破“表面纳米化”技术,不仅获得了学界的承认,还成功投入了实际应用。

卢柯在讲座

一次讲座上,卢柯分享自己的科研体会:“我们经常做的是把国外的东西拿来解剖,然后照猫画虎地做。人家是按照自己的知识体系建立起来的,我们画出的永远是猫。”他表示,材料科学想有所突破,要从最基础的开始做,“千万不要因为模拟计算量增大,就减少基础研究的实验工作量”。

“讲求效率,缺什么就学什么,不被动等待。”勤奋和高效,是驱动卢柯不断取得科研成果的双轮。在金属所工作的时候,他每周只休息半天,不是在所里搞科研就是在出差。事实上,卢柯的工作效率很高,只是一直在不断加速实践自己的科研想法。“越早经历,能越早修正自己的错误,死之前做有价值事情的时间就越多。”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