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海派红色记忆 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华东师范大学学子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实践活动

2020-10-04 21:59:59 作者: 探寻海派红色

“有一群伟大的人曾在这里谋划中国共产党的未来,也有一群无畏的人挥洒文字、以笔为剑、力图救国,……如果没有先辈们对党的忠诚以及为国奋斗,绝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华东师范大学2018级化学专业伏洋洋在参加完“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实践活动后如是说。

10月1日,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之际,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组织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员代表等30余人赴虹口区多伦路街区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实践活动,参观历史遗址遗迹,聆听革命历史故事,深入推进“四史”学习教育,探寻海派文化的红色记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一次海派红色记忆寻访实践

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的城市斗争波澜壮阔、历程光辉。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文化沉淀,被誉为“现代文学重镇”的多伦路,不仅是海派建筑的“露天博物馆”,更是中国共产党城市斗争中一座高耸的街区丰碑。“一条多伦路,百年上海滩”,海派文化的魅力与红色基因的不朽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与传承。沿着蜿蜒的石板路,从多伦路钟楼到拉摩斯公寓,从景云里到永安里,从左翼作家联盟会址到内山书店、鲁迅故居,一砖一瓦,都记录着那段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历史。

2020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梁钊宇表示,“今天上午参观多伦路文化名人街,真切感受到先辈们在推动中国革命走向成功过程中的奋斗与牺牲。鲁迅先生三易住所,赵世炎先生遭遇迫害,左联作家的慷慨陈词,此等种种让我感到了一种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的汇聚。”2019级数学专业王一霖说,“青年人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好学习‘四史’,并以史为鉴,在实践中传承前辈们的精神,为了更好的自己、更好的中国努力奋斗。”文科学生第一党支部支部书记叶林娟表示,在这样一个家国同庆的特殊时刻,师生们一起走在多伦路街头,领略中国文化精华的绵延传承,感受民族精神脉搏的强劲跳动,是一种别样的家国情怀培植。

一堂近三个小时的沉浸式党课

本次活动特邀虹口区委讲师团成员、虹口红色记忆传讲工作室传讲人潘秦保带来了一场近三个小时的沉浸式党课。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多伦路真实的历史场景中,聆听着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故事,从中学习领悟城市斗争中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质,进一步激发师生的爱国情怀,坚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决心和信心。经过细致入微的讲解,每一栋建筑都是一本“活”教材,英雄人物都“立”了起来,使同学们领悟了多伦路作为越界筑路地带而倍受我党早期领导人和左联青睐的原因,了解到当时不为人知的永安里曾守护同志度过革命生涯的艰难时刻,理解了作为左联核心的鲁迅先生从景云里到拉摩斯公寓、再到鲁迅故居的辗转历程。

孟宪承书院专职组织员张小小感慨,历史不会因时间而消淡,重温这段革命历史,越发催人奋进。作为入党积极分子,201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黄忠宝说,今年是建党99周年、建国71周年,我们在多伦路探寻海派文化的红色记忆,革命先辈们的奋斗精神将在我们青年一代身上传承。2017级中文专业宋静雯表示,在多伦路文化街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在行走中学习伟大祖国“站起来”的历史,让我深刻感受到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作为生活在国家“强起来”时代的学生党员,我们更应该牢记初心和使命,扛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为建设更加繁荣富强的祖国拼搏奋斗!孟宪承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夏建国认为,“在国庆节当天,于多伦路现实情境中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同上一堂沉浸式党课,聆听历史故事,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不仅特别有意义,而且特别有收获,是新时代深化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路径。”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