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刘三姐》凭什么“圈粉”?凭的是跨越永恒的再创造

2020-10-06 21:17:02 作者: 《新刘三姐》

有经典《刘三姐》珠玉在前,要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自我创新?扶贫题材如何能抒写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处理地更为“接地气”?一代人的记忆,要如何在跨越60多年和当下时代结合,展现全新风貌?今日,沪上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各大戏剧院团的文艺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艺起前行”优秀新创舞台作品上海展演系列作品之一、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院创排的现代彩调剧《新刘三姐》带来的创作启迪。

图说:《新刘三姐》剧照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继承经典再创造

昨晚,现代彩调剧《新刘三姐》在上海大剧院首演,收割了不少粉丝。这次不同凡响的观剧体验,也让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感触良多:“昨天我在剧场里感受最深的是经典艺术常年不衰。无论是老戏新演,还是老戏新排,经典留给我们的曲艺精神和文学价值,是永恒的。这份永恒给我们剧种创作带来强大的源泉。这部剧让我看到经典在当下重新诠释的重要性。”

同样被《新刘三姐》“刷新”期待的,还有上海京剧院院长张帆:“最初以为是老《刘三姐》的翻新,可坐到了舞台下才发现这是个当代新故事。”和谷好好的感受相同,张帆也赞叹《新刘三姐》剧情展开流畅,而现代元素的融入让彩调剧展现全新风貌。“如何挖掘经典题材,进行创新和突破,是原创之外的另一条路。”张帆指出:“中国传统戏曲曲艺剧种,都有很多优秀的历史题材,若能像《新刘三姐》这样挖掘出来,赋予一个时代的精神,把它重新包装,重新打磨,会有更多成功剧目呈现在舞台上。”

图说:《新刘三姐》剧照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紧跟时代再创新

抱着“取经”心态而来的上海越剧院院长梁弘钧坦言,彩调剧《新刘三姐》所呈现的新视角和新手法给了他很多灵感。“《新刘三姐》是一个奔小康的戏,展现了新时代下壮乡的新面貌。这个‘新’我觉得是一种全新理念的反映。”原本进剧场前,梁弘钧以为《新刘三姐》会是“新瓶装旧酒”,可事实上,故事的内涵、人物等等都是全新的,带给他无限惊喜,“因为这份‘新’,让我看到了‘刘三姐’这个大IP在当下的生命力。”

不少与会专家纷纷指出,《新刘三姐》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同时又让人耳目一新。整个舞台融合度相当高,从舞美、进场的视频多媒体,到音乐、舞蹈、服装,多元化的组合毫无违和感,在这个剧当中非常妥贴地被包裹在一起了。梁弘钧特别强调,观《新刘三姐》最大的感触是收获了一种多元化的美:“我觉得这个美是既保留了原有的民族特色之美,又加上了时代感。”

图说:《新刘三姐》剧照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做大品牌再发力

“刘三姐”无疑是广西的一张靓丽的名片,承载着壮乡人民的民族精神。如何让这个品牌在当下焕发新的生命力,也是现代彩调剧《新刘三姐》的追求。

资深文艺评论家、原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戴平指出:“《新刘三姐》有浓郁的壮乡风情、地域特色、泥土芬芳,还有深厚的传统积淀。在传承刘三姐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造。而这个创造是土的,但又是新的。是新的,但又不离根的创造,做到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尤其是故事主线除了爱情,还串联起了网络电商奔小康、直播平台建设新农村等内容,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古而有新,新不离根。十分不易!”

上海淮剧团副团长管燕草,同时也是编剧,她坦言:“这出戏唤醒了一种集体的回忆。昨天坐进剧场时,我很期待广西的同仁会如何做‘新’这个题材,看完后我觉得很佩服,他们用了‘刘三姐’的品牌和影响力,说的是当下的故事。在内容上,是崭新的故事、崭新的人物经历;在表现形式上,既有传统彩调剧的唱腔,又把当下很多现代流行音乐的元素都融入进来。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