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田夫:笔耕人生谱华章

2020-10-09 12:39:09 作者: 李田夫:笔耕

当时,除甘报在武威的记者外,在甘报上发表稿件者凤毛麟角。他的两篇报道在上上下下产生了广泛影响,周围的人对他刮目相看。1964年3月,他被借调到县文卫系统“四清”工作队。10月,甘肃省委组织全省万名干部到张掖地区搞“四清”运动。武威县包的是民乐县的两个公社,他被分派到秘书组,专门为“四清”工作总团办的小报《社教简报》写稿。可以说,这是他从事专业新闻工作的萌芽阶段。

除了创作文学作品,李田夫更是在文学领域诲人不倦地培养提拔新人,为武威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主要是指他在武威地区文联负责文学刊物《红柳》短短4年当中发生的事情。

《红柳》创刊于1979年,起初为内部刊物,从1981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发行。1982年之前为季刊,1983年起改为双月刊。当时在武威地区工作,后来在全省全国文坛上声名显赫的作家张弛、雪漠、闫强国、唐达天等人的处女作或早期作品,都是在《红柳》上发表的。后来成为文坛宿将的李民发、师永刚、柏原等人的早期作品,也是在《红柳》发表的。由于《红柳》鲜明的地域特色,又有一定的质量,在全省全国的影响日益扩大,发行量由1982年的3000多份达到1983年的7000多份。1981年到1983年,《红柳》编辑部举办了两期创作学习班,集中本地的作者撰写修改稿件;在武威县文化馆举办文学创作讲习班,参加听讲者100多人。这一切,都为繁荣武威地区的文学创作起到了鸣锣开道的作用。

在2000年10月退休后,李田夫仍然撰写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新闻稿件和报告文学。阅读写作真正成为他一生的所爱和“伴侣”。可以说达到了生命不止、写作不止的境界,生动地诠释了“活到老学到老”的人之精神。

文/ 图 记者 翟雄

来源:金昌日报微信公众号

编辑:焦多谦 滕先亮

责编:张积杰

总编:王满玉

1967年6月,他被借调到县委宣传部搞新闻报道,多篇稿件陆续在《甘肃日报》发表。1969年5月,武威县革委会报道组成立时,他被正式调入,专业的新闻生涯由此开始。

那时李田夫对新闻事业的热爱,用“狂热”一词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为了追求新闻之新,真正做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上午采访结束,中午不休息,赶着写稿。赶在下午下班前写好,投进邮局,希望当天晚上上火车,第二天能送到报社。再过两天就在报上寻找是否刊发。遇到星期天,邮局不送报,他就到邮局门口的阅报栏里去看。过四五天,还不见报,就向报社打电话询问。由于一年四季在基层跑,采写的稿件自然都是带有泥土味的新鲜“活鱼”,所以用稿率在百分之六十以上,每月在甘报刊发的稿件达五六篇,有时达八九篇。

有人说新闻是用两条腿“跑”出来的。他觉得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上世纪七十年代,武威县城通往各公社的班车每天只有一趟,下乡坐班车很不方便。不管远近,他都是骑着那辆破旧的西门生自行车。在县委报道组工作的15年,东到腾格里沙漠边缘的长城,西到与永昌县接壤的沙城,南到与古浪县相邻的黄羊镇,北到与朱王堡相连的双城,距离武威县城都在60公里左右,骑自行车得走两个多小时。在赤日炎炎的夏天,大汗淋漓;在滴水成冰的冬天,面部冻得麻木,可他写的一篇篇报道在《甘肃日报》发表后,就把一切辛苦都忘记了。有时跟着县委领导坐小车下乡,往往是走马观花,骑着自行车独来独往,不受时间限制,往往能抓到好新闻。

这样,他写的稿件见报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且有不少稿件是报社加“按语”“编后”或“短评”发表的。他在甘肃新闻界声名鹊起。此后,李田夫有两次机会可以调到甘报社工作,但由于县委领导“不放”没有去成。经过十多年的实践,他逐步摸索出了一些新闻规律,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一篇稿件新闻价值的大小,能够分辨出什么样的新闻是一般化的,什么样的新闻是可以获奖的。他已经从“必然王国”渐入“自由王国”的佳境。这时,对于一般化的新闻他已经不感兴趣,眼睛盯的只是那些能够引起人们关注的,真正有价值的、“含金量”高的重大新闻。他在《瀚海拾绿》一书中强调:作为一名专职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关注关乎民生民意的社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