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银行只做一件事 为余量食物“牵线搭桥”

2020-10-13 03:19:43 作者: 这个银行只做

“越是受到关注,越要把好食物质量关,如今我们已经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起了庞大的食物信息数据库,确保每一份进入循环利用网络的食物都是安全可靠的,这是食物银行最重要的生命线。”李冰说。

通过与社区、公益组织、爱心企业等合作,绿洲食物银行募集了许多余量食物。他们委托社区以及各类慈善组织,发放给有需求的不同困难群体。由于街道基层组织比较了解社区居民的情况,由社区专人负责联系具体有困难的群众,这样能够实现精准帮扶。负责江浦路街道食物银行运营的上海延泽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主任王秋月告诉记者,延泽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会派专人集中负责街道独立的个案,与街道社区的困难群众建立关系,多方位解决困难家庭的实际问题。

为了规范管理,上海食物银行还安装了食物自动领取机器。扫描身份证后,按下所需食物的相应按钮,食物就会自动掉出来。操作模式和自动贩卖机一样,但一张有效身份证一天只能领取一次。其后台还有一套系统能够动态分析群众领取情况,特别是重点困难服务对象的领取情况。王秋月说,这样既方便了管理,又能避免重复领取,让食物抵达真正有需要的人。

2018年上海绿洲公益发展中心加入了全球食物银行网络,该组织在全球有会员国(地区)33个。加入该网络以后,全球各地的企业都可以给食物银行提供资金、物资和技术支持。自上海绿洲公益发展中心发起食物银行项目以来,上海食物银行共避免食物浪费近700万吨,累计价值3000多万元,援助76万人次,受助机构248家,与食物银行签订捐赠协议的企业已有202家,遍布全国各地。

相关链接

这些国家的食物银行在行动

这场与食物浪费的斗争,全世界都参与其中。新加坡、日本、加拿大等国都建立了自己的食物银行。

特殊回收网点进驻商场

2012年,新加坡食物银行注册成立。2019年,新加坡食物银行将网点搬进了商场。在市区多个商圈的中心商场内,人们可以看到由4个白色回收箱组成的回收点。回收箱上有捐赠指导牌,引导人们将多余的食物放到这里。4个白色回收箱上贴有图文标注,告诉人们应把何种食物投放入哪个箱子,同时提醒人们轻拿轻放,避免包装受损。

为捐赠商家节省开销

2000年前后,食物银行的概念在日本兴起。日本餐饮界以追求“工匠精神”而闻名。有资料显示,许多日本餐饮店铺为追求食材完美而丢弃大量食材“边角料”。而这些食物若是得到加工,仍然可以烹制出美味佳肴。在日本,商家处理剩余食材也要花费一定的人力和金钱,而与食物银行达成合作后,提供食品的商家不用再担心食品后续的处理问题,还节省了这部分开销。

受惠者还会反哺食物银行

加拿大首家食物银行成立于1981年。食物银行中的食物主要靠机构、商店或是个人捐赠。加拿大人认为,生活困难时接受社会援助可以保证自己和家人最基本的生活,等将来生活改善后,还可以捐助社会、帮助别人。因此,不少接受过食物银行帮助的人会回过头成为捐赠者或是志愿者,反哺食物银行。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