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地谷岭:一户人家的村落

2020-10-13 23:17:52 作者: 淇县地谷岭:

徐建光还有一项令他更得意的发明,就是2016年由他亲手设计、制造、安装的索道运输系统,徐建光称其为升降运输机。安装升降运输机的时候,徐建光请了10多个人往山上搬运柴油机等笨重机器和材料,由于山高坡陡上山很艰难,仅搬运费每人每趟就要150元。

这套索道运输系统设计载重为500公斤,设计运输速度为每分钟26米,直线运输距离为520米。升降运输机由柴油机、发电机、卷筒、钢丝绳、支架等组成,操作起来灵巧又方便,至今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后,徐建光为记者进行了示范操作。记者不禁赞叹,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徐建光干成了工程师干的事。

徐建光说,只要肯动脑,办法总比困难多。他的升降运输机克服了山上山下落差大、中间无支点等难题,自投入使用以来,解决了地谷岭上上下下物资运送的大问题。

愚公能移山,我能改变山”

“其他人都下山了,你为啥还要待在山上?”记者问。

徐建光回答:“其他人下山是因为在山上看不到希望了,我不下山是因为我有想法。愚公能移山,我能改变山。”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逐渐认识到徐建光没有像其他人那样下山另谋出路并不是因为他自身的闭塞,也不是因为他没有眼界和本事,而是因为他是个有头脑、有眼光、有自信的人。

徐建光向记者介绍了近些年他在地谷岭干的几件大事,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他坚韧、倔强的性格。

“不怕条件差,就怕没想法!”徐建光说,现在政府重视“三农”,政策越来越好,凭借好政策他一定要改变地谷岭的面貌。他这些年在山上艰苦奋斗,通过修路、治水、安装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设备,已经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家里冰箱、彩电、电磁炉等现代化家用电器应有尽有,与从前已不可同日而语。

而且,现在到地谷岭观光游玩的外乡人越来越多,地谷岭已不再是封闭的荒山野岭。去年秋季,徐建光曾接待过由260多人组成的驴友团,他为驴友们做了4锅烩菜,驴友们对地谷岭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他们这户山顶人家很感兴趣。

地谷岭“大事记”:引水、通电、修路……

“原先在地谷岭能吃上羊粪蛋水都很难,我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治水。”徐建光说,地谷岭从前滴水贵如油,每年到了雨季才有雨水裹挟着羊粪蛋流到坑里积攒起来,人和牲口可以就近吃羊粪蛋水。可是雨季一过,水坑随之枯竭,连羊粪蛋水也没了,他们只好下山四处找水。徐建光曾经多次挑着衣服、赶着牲口到山下的南四井村找水,在南四井村洗完衣服、让牲口喝饱水后,再挑起水和衣服、赶着牲口回家,下山上山来回要走几公里。

缺水的艰辛让徐建光决心把引水上山这件大事干成。2000年,他在寻找水源的过程中发现地谷岭的半山腰有一眼泉水,水量虽不大,但还是让他喜出望外。于是他购置水泵,铺设水管,修建地下蓄水池。修蓄水池时,徐建光请来的工人对他支付工钱的能力有疑虑,徐建光便在动工前一次性将工钱支付给对方。修蓄水池所用水泥的价格每袋为4.5元,他请民工往山上搬运一袋水泥的费用是20元。铺设水管时,为节省开支,他在水压高的地段用金属管,水压较低的地段则用价格便宜的塑料管,最终把水引到了山上。用自己的双手让地谷岭告别了吃羊粪蛋水的历史,我也增强了继续干大事的信心。”徐建光说。

引水上山成功后,2001年,徐建光着手解决用电难题。他先因陋就简安装了一台30瓦的太阳能发电设备,让家里用上了一台7英寸电视机。接着,他又安装了两台200瓦的风力发电机和一台1500瓦的太阳能发电设备,解决了照明、手机充电等问题。2006年,徐建光再接再厉,在山上安装了一台2500瓦的风力发电机,从而保障了电冰箱、电磁炉、电风扇等电器的用电需求。到了2018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输电线路从山下通到了地谷岭,徐建光家的生活用电问题彻底解决了。

要想富先修路,徐建光早就认识到这一点。他说:“我把愚公看成榜样,下决心在没有路的山上修出一条路来。”2013年,徐建光干起了另一件大事,他在山上开辟路基和维修路基,为后来修水泥路面做准备。这些年来,徐建光让两个弟弟负责种地、照料羊群和马匹,他凭一己之力开辟了一条长1500米、宽4米的路基。其间,他修好的路基年年出现因雨水冲刷而垮塌的情况,但哪里垮塌他就修补哪里。2019年,徐建光得到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他修的路基变成了水泥路。这条路目前只修到距山顶约500米的地方,徐建光说,不把这条断头路修到山顶他是不会放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