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蚀斗士"的人生算法:一切都为解"材料遇水"难题

2020-10-15 08:42:40 作者: "抗蚀斗士"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李兆恒在试验室。 记者 毕志毅/摄

李兆恒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广州大学硕士生导师、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

小到一颗钉子、一根钢筋,大到一座跨海大桥、一项引调水工程,但凡土木工程材料碰到了水,如何应对腐蚀、锈蚀便成为一道绕不开的难题。这也是材料学博士后李兆恒一生将为之斗争抗衡的难题。

读博期间,他的研究课题与水利的“偶遇”,彻底扭转了人生方向。从毕业后的职业、单位,再到工作后的角色、挑战,他在材料与水利这两大领域的交叉处越走越远,亦越钻越深。如今,他试图在人生的加减乘除中找寻科研与生产的平衡点,在工程一线探析“抗蚀”领域的新动向,并且保持科研人的初心。

■记者 沈逸云

材料×水利

一个课题的交叉点 使人生转向“抗蚀”之路

2006年,来自山东济宁的农村小伙李兆恒,圆了母亲的“大学梦”,考上了广西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这个读起来有些拗口的专业,在他看来,既神秘又厉害。

“入学之后才了解到,这个专业主要学习建筑材料方面的知识,就是传统的水泥、玻璃、陶瓷。”这对于李兆恒来说并不陌生,小时候村里盖房子,总免不了拌砂浆、混凝土。

大学四年他排名专业第一,原本可以直接保送本校研究生,但为了更好的科研平台,他考取了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专业。5年的硕博连读,试验室里的这帮年轻人总是一手拿滴管,一手拿铁铲,反复捣腾着水泥混凝土,致力于将其中的专业性能不断提升。

原本,李兆恒毕业后会像师兄师姐一般,要么进高校成为教师,要么进建筑领域的科研院所成为科研人员。然而,读博期间开展的一项新型氧化镁基胶凝材料课题研究中,一个偶然的交叉点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方向。

在水利设施建设中,常常遇到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水泥水化放热会有一个升温-降温的过程,“热胀冷缩”,混凝土结构避免不了温降收缩开裂,产生裂缝。在水利工程中氧化镁常常作为膨胀剂补偿大体积混凝土温降收缩,博士期间关于氧化镁课题的研究为他打下了良好的科研基础,也因此,他的人生与水利有了交叉点。

恰巧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下称“广东水科院”)较早开展了氧化镁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在国内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向他抛来了“橄榄枝”。正处于对科研产生阶段性疲态的他,欣然接受。

“读博期间发现科研项目应该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才更有价值,所以想去接触生产项目,去工程一线。”尽管对水利这一领域倍感陌生,但李兆恒选择了“试一试”。

转变÷时间

短短两年内 既获批7个纵向科研项目又当了爹

在一定时间内,生活工作的转变越多,人生的密度与质量即越大。2016年至2018年,李兆恒进入广东水科院博士后工作站工作,开启了他高密度的两年时光。

2016年1月,在博士后进站不久后,李兆恒接到了一个“紧急”任务——申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3月份截止申请,我前后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写了科研项目的申请书,没想到就中了。”这一有关高体积稳定性新型镁质胶凝材料的项目,获得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的资助。

这次的一击即中,给李兆恒注入一剂强心针,一扫此前的科研疲态。“自信心一下子就建立起来了,觉得自己在科研方面还是可以的。”自此,他逐步找回做科研的状态节奏,在“氧化镁”与“抗蚀”两个领域持续发力,成为了7个纵向科研项目的负责人。

“最多的时候,有5个科研项目同时开展。”那段时间,李兆恒过着单调、规律却高强度的日子——早上6点半起床,到单位食堂吃早餐后,便一头扎进工作中,或在试验室带着学生做试验,或在办公室苦苦钻研写文章,一直到晚上10点多。

生活上李兆恒也迎来了崭新的阶段。2016年11月,儿子出生了,恰巧赶上了水利工程最忙的时候。“水利工程下半年最忙,那时候汛期过了,正是水利工程赶工期抓进度的时候。”工作上都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的李兆恒,还得分出时间与精力来陪伴妻儿。“我连陪产假都没请,为此老婆一直‘记恨’着。”他笑说,晚上回到家,哄睡的任务就落到他头上,“有时候我抱着抱着,靠墙坐着就睡着了。”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