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有超过500个城市宣布了智慧城市建设计划。而在全球,已经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也多达1000多个。在数字化转型2.0时代,面对诸多现实挑战,华为激流勇上,走出一条新型智慧城市发展之路。
赋城市以生命,赋生命以智能
数字经济时代,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ICT技术正在重构全社会的生产要素和生产关系,智慧城市发展迎来重大机遇。为构建新型智慧城市,开创未来美好生活,华为提出“城市智能生命体”这一理念。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也是人们居住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然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各类城市治理问题也日渐突出。数字经济时代,ICT基础设施成为智能世界的基石。5G、AI等新ICT技术在造福大众的同时,也在提振经济活力,为城市治理提供新思路。
未来的城市是什么样的?相信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针对这个问题,华为的答案是更加智慧、更有生命力、居民幸福感更强。城市应该是一个综合的智能生命体。
三大倡议,打造城市智能生命体
整体设计:市区县局从各自规划到统筹规划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认为,城市不是机器,新基建背景下,技术迭代迅速,智慧城市迭代的周期更长,智慧城市建设应该在探索规律、尊重生命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将未来城市打造成智化空间。
智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整体设计,它是规划理念与落地实践之间的“蓝图”。在城市建设中,只有发挥“全市一盘棋”优势,市区县局统筹规划,各司其职、相互连通,才能最大限度优化资源配置,保障成果落地。
在深圳市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华为遵循“统筹规划”的建设理念,知行合一,助力深圳市政府构建起1个城市数字底座,并通过汇聚起市、区、局(委办)各类数据,多级联动,共同服务于经济发展、政务服务、生态环境等业务专题。在市级层面上,主要聚焦“城市运行指标”“应急指挥”“事件分拨”和“决策支撑”等事宜,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在区和局(委办)层面上,则更加关注日常的行政审批和管理事宜,解决民众生活中的各类小事。这样,市、区、局(委办)之间,既能实现数据互通,又各司其职,最大化利用了各类资源,减少因重复建设、各自建设带来的成本浪费,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新模式,实现了深圳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有机结合。
数据建设:从数据的海量汇聚到数据有效联接
信息化建设发展至今,经历了从纸张、电子表格到系统烟囱再到数据化、智能化的漫长历程,每次发展都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最佳选择。在智慧城市数据建设新阶段,仅汇聚海量数据远远不够,只有实现海量数据的有效联接,提炼有效信息,才能盘活数据价值,真正让数据服务于各项工作。
实现数据联接,可以考虑通过两种路径。一种是以业务场景驱动,实现数据有效在线联接,另一种是通过架构治理、数据治理以及业务治理,汇聚价值数据。只有真正实现数据联接,才能解决数据滞后于业务、数据看似多却不能用的业务困局。
以华为为例,华为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曾经存在大量的数据烟囱。后来,通过梳理相关业务流程,华为明确了所有数据的责任人和数据标准。在承认历史数据合理性的基础上,将其治理支持新数据标准,而所有新数据必须采用新数据标准。通过优化,华为让数据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从而更好地指导广大员工开展各项工作。
打破数据孤岛走向联接孤岛、从云的融合走向数的融合,华为作为重要合作伙伴,深度参与了数字福州建设。通过构建共性能力平台,赋能各垂直部委信息化系统建设,在减少重复性建设投资的同时,发挥数据融合价值。目前,福州市已经搭建起城市数据资源平台,其下包含了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平台、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时空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人脸识别公共服务平台及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服务平台。仅就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平台而言,对接共享了99个国家级、省级系统的查询、核验接口,数据存储量达28亿条,提供市级共享服务接口196个,每月数据共享使用次数达到782万次。通过数据的海量汇聚到数据有效联接,真正让数据“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