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手机上的陌生来电,同事刚要接听的手立马放下了。她一脸严肃地看向我:“不会是诈骗电话吧?”嗯?诈骗电话,这回又在玩什么新花样?
一阵“怂恿”下,同事极不情愿地接听了。三两句后,她果断挂断电话,“他说我最近买的衣服有问题,要我办理退货。这诈骗套路,我早就听说了。想骗我,没门!”看着同事愤愤不平的样子,我觉得这不是个小事儿。上网一查,有些热爱网上购物的小伙伴们,这回可真摊上“事儿”了!
近日,某品会疑泄露个人信息,用户被骗数万元。有多位消费者反映,他们在电商平台购物后,有人以电商客服的名义打电话,告诉他们下单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需要办理退货。这些“客服”能准确叫出他们的名字、知道他们购买商品的具体信息、交易单号,并以此攻破他们的信任防线。为了拿到所谓的退款和赔偿,他们几乎按照套路流程走了一遍,最终退款没拿到,银行卡上的钱也不翼而飞,甚至还借了款。截止到目前,该事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虽然类似的消费者信息被不法分子获得后,假借“客服”身份诈骗的,不是个案,但由于能接触到消费者这些购物信息的,不只是电商购物平台的工作人员,想要维权,还得受害者举证证明到底是谁泄露了他的个人信息才行,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维权路漫漫,被骗空长叹!长叹有何用?不如继续往下看。
其实,网上诈骗我们并不陌生,但为什么每次出现了类似的事件,总有人会接二连三地上当受骗呢?这主要还是人们爱贪小便宜的心理在作祟。除了不法分子会利用这一心理来实施诈骗,有些不法商家也会以此钻空子,变相谋利。
“179元的耳机优惠100元、2300元的扫地机器人300元就能带走、送单车半年免费骑行卡、4G流量免费领取……”我们都应该有过这种体验,看着手机幸运大转盘上百发百中的抽奖诱惑,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总想点一下的冲动立马涌上头。
但是,越是这个时候,你就越得小心了。天上掉馅饼,那不是敢不敢接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接的问题。接了这个馅饼,可能就掉进了一个大陷阱里。
近几年,网络抽奖套路越来越多,各种平台、小程序及问卷等情景中经常可见“抽奖转盘”“砸金蛋”等多种抽奖活动页面,从10元红包、百元话费到几十万保险额度,奖品花样众多且很有吸引力,但抽奖结果最终往往落在商家优惠券、平台积分等为二次消费做准备的奖品,而那些近乎百发百中的“奖品”背后,却暗藏商家的诸多套路甚至陷阱。
我们总结了一下,网络抽奖的套路分为以下四类:
套路一,抽奖是赤裸裸的骗局,中奖之后商家失踪,兑付无门。
套路二,大额优惠券诱导消费,却买到低价伪劣商品。
套路三,做任务拿奖品,榨干你的价值后甩掉你。
套路四,诱导填写手机号,强行开通付费套餐。
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
这里所说的欺诈,既包括故意告知消费者虚假情况的行为,也包括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使消费者陷入认识错误的情形。缺乏监督的抽奖活动,企业可以造假,消费者不易察觉,即便知道被骗也没有证据证明。因此,目前立案查处的抽奖案件很少。再者,消费者即便吃了亏,不少人因为受骗数额不大,维权麻烦,便自认倒霉,不再追究商家的责任,客观上也助长了这一现象。
最后,提醒一下广大消费者双十一活动已经开启了,在网上购物时不要贪图便宜,遇到抽奖活动需要谨慎,不要盲目参与类似的“抽奖”活动。如果通过平台购物,一定要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另外当发生消费纠纷时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向消费者协会、市场监管部门、网络监管部门进行投诉,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