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守创】传统服饰研究与传承学术研讨会在北服举行

2020-10-23 00:43:54 作者: 【融合·守创

10月21日,“融合.守创——传统服饰研究与传承学术研讨会”以线上直播的形式于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举行,此次研讨会为校第十六届“科学·艺术·时尚节”活动之一。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是集收藏、展示、科研、教学为一体的文化研究机构,设有中国少数民族艺术、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点,也是校博士项目科研实践基地。此次研讨会为民族服饰博物馆教师以及在读博士生、硕士生围绕传统服饰的研究与传承主题,基于文献研究、实物研究,结合田野考察、实验考古等实证研究,从传统服饰的文化、结构、纹样、工艺、时尚策展、创新设计等角度的研讨,同时也是博物馆近年来教学研究成果的汇报。

研讨会由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博物馆学会共同主办,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奥运服饰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博物馆学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承办。

演讲

概要

一方布的传承——中国传统服饰的极简设计

◆ 贺阳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制服及火炬手服装设计总设计师北京服装学院奥运服饰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天衣之缝”——解读民国旗袍结构的变迁

◆ 刘育红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教师 民族学硕士

民国时期的旗袍以其款式高贵典雅、工艺水平高超而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记忆。设计师眼中的民国旗袍是随着时尚流行而变幻不定的,而在工艺师看来,在令人目不暇给的款式更替过程中,民国旗袍经历了两次结构性变革,演讲从传统工艺角度阐述了民国旗袍结构变迁的三个阶段,具体从衣缝的变迁解读旗袍结构演变中的西风东渐,梳理了两种制衣理念之间的博弈过程。

明代宁靖王夫人吴氏墓出土服饰研究

——以出土礼服为例

◆ 高丹丹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副研究员

北京服装学院 艺术学在读博士

明代宁靖王夫人吴氏墓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为明代弘治年间藩王命妇墓葬,墓中出土纺织品四十余件,包括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鞠衣实物。演讲以吴氏墓出土礼服为例,深入探讨了明代命妇服饰的艺术特征,以及阐述了服饰与礼制间的关系。

对话&连接:民族服饰的时尚策展方式

◆ 胡小妹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讲师

中央美术学院 设计艺术学博士

当今世界,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迎来了全新的策展时代,诸多传统领域的界限被打破并被赋予全新的内涵,民族服饰的时尚策展亦是如此。演讲探讨了在当下时尚策展寻求革新的策展意识,关联文物与时尚,寻求全新的触碰点,通过对话、想象、追溯历史与当下的连接,建构对民族服饰多角度的诠释方式。

汉魏六朝诗中的服饰形象

——以“罗衣”“长袖”等为例

◆ 袁宗刚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教师 文学博士

汉魏六朝时期作为我国古代诗歌的逐渐成熟的重要时期,诗歌中有大量描写服饰形象的意象,演讲以该时期诗歌中出现的“罗衣”“长袖”等意象为例进行分析,对其流变做出了论述。演讲指出衣冠服饰作为一种重要文化载体,反映了各历史阶段的生活形态,并在文学创作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同时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学遗产为我们研究、了解古代服饰发展史提供了重要佐证。

贵州蜡染图案中的“程式化”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