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 他们都来到黄继光纪念馆

2020-10-23 08:04:24 作者: 那天 他们都

10月20日,黄继光纪念馆,社会各界人士前来缅怀英雄黄继光。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徐沛东摄

10月20日凌晨4点30分,德阳市中江县,黄拥军早早起床。

每年10月20日,黄拥军都会在凌晨5点前起床,因为他的“三爸”就牺牲于1952年10月20日的凌晨5点左右。

他的“三爸”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黄继光。

黄继光侄子:“三爸”穿着连夜借来的棉衣出征

天还没亮,平时衣着简朴的黄拥军,特意穿上了他最新的一件外套出门了。黄拥军,是黄继光弟弟的儿子,也是黄继光纪念馆的一名讲解员。黄继光牺牲68周年的纪念日,纪念馆要举行主题活动。他早早地来到馆内,将馆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在为黄继光纪念像前的花环整理缎带时,一个念头突然出现在黄拥军的脑海:“原来距离那堵枪眼的惊天一跃已经整整68年了!”

“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语文课本里《黄继光》一文的这段话,大家耳熟能详。在共和国的光荣历史中,黄继光是一座永恒的丰碑。

“但我更多想告诉大家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黄继光。”黄拥军说。

纪念活动后,黄拥军带着观众参观纪念馆展陈。指着一件破棉衣,黄拥军告诉大家:“所有故事都开始于1951年3月的中江县,一个赤着脚的瘦小青年顶着寒风去赶场。走进集市,他就望见写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志愿军征兵点,青年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他就是黄继光……”

这个故事是黄拥军从奶奶、也就是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口中听来的。“回到家里,黄继光把第二天就要上前线的消息告诉了他母亲。母亲沉默了很久,一句话也没有说。”

当晚,邓芳芝匆匆出门,回来带回了一件棉衣,那是她向邻居借的。“那时候家里太穷了,全家只有一件破得不能再破的棉衣,根本不御寒,奶奶怕朝鲜太冷,求着邻居借了一件。”

第二天,黄继光就穿着这件棉衣出征,邓芳芝送走了儿子。这是母子俩的最后一次见面。

在黄继光纪念馆里。今年五年级的中江县继光实验学校学生黎星键,望着黄继光的雕塑轻声问:“老师,他就是课本上的那个黄继光吗?”

老师裴学敏想了想,告诉孩子:“是,也不是。他是生于这里的黄继光,长于这里的黄继光,为人民牺牲的黄继光,也是永远活在我们心里的黄继光。”

抗美援朝老兵:带着子孙三代来看战友

“当年我们也是用的这种枪。”参观人群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望着纪念馆里陈列的机枪说道。这位81岁的老人名叫苏绍珠,也是一名中江籍的抗美援朝老兵。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苏绍珠带着自己的子孙后辈,走进黄继光纪念馆缅怀先烈。“我带娃娃来看看战友。”

“朝鲜战场上,在风沙、爆炸中,我们还必须强睁着右眼瞄准射击,所以我的右眼就坏了。”苏绍珠老人一边参观一边回忆。陪着苏绍珠参观的是他已入伍9年的外孙向维。

“作为中江人,我们家三代从军,正是深受黄继光精神的影响。”向维说。在中江,处处都能感受到黄继光的痕迹——当地以黄继光名字命名的地方有10余处,包括继光镇、继光村、继光大道、继光水库、继光桥等,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黄继光纪念馆。

黄继光纪念馆始建于1962年,如今人们参观的是1987年落成的新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这里每年都会接待一批又一批缅怀英烈的参观者。让已经当了近20年纪念馆讲解员的黄拥军印象尤深的是,他见过很多父母带着孩子来参观,孩子长大了又带着自己的孩子来。

“我一定会继续把三爸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英雄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兰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