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评丨国考“千里挑一”利于提升“队伍素质”

2020-10-25 10:03:51 作者: 东方时评丨国

10月24日是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的最后一天。据华图教育统计,截止到10月24日17时30分,总报名人数高达1503938人,资格审查通过人数超过139万。平均竞争比为54.16:1,最大竞争比达到3334:1。(10月25日《北京青年报》)

目前最大竞争比达到3334:1,为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东莞调查队业务科室一级科员一职,该岗位已持续多日竞争比排名第一,成为今年“千人争一”岗位的遥遥领先者。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松江区税务局一级行政执法员这个职位竞争比也以3059:1紧随其后。税务、海关、铁路公安等七大系统资格审核通过人数已达1092928人,占总合格人数的78.43%。其中,税务系统依然是报考大户,资格审核通过人数843207人,占比超过了总人数的一半以上。

对于国考很多岗位出现的“千里挑一”现象,一些人认为这种“挑肥拣瘦”的情况需要引起关注,这说明:某些岗位“太好了”,某些岗位“太孬了”,以至于好的岗位是“千里挑一”,是报考者在贪图“公务岗位”的轻松安逸,也说明公务岗位依然是不少人“向往的地方”。公务岗位太轻松安逸了。

以上说法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是要说报考者在“挑肥拣瘦”,或者赤裸裸的说“贪图安逸”也是极端的说法。本质上来说,报考者即便是“挑肥拣瘦”也不是什么龌龊的事情,谁不想在相同的能力之下,在相同的环境之下,找一个“最好的岗位”?别把“人之常情”说的那么一无是处。

随着管理的严格,随着治理的提升,目前的公务员岗位已经算不上是“最好的岗位”了。从收入来说,公务员不是收入最高的。从舒适来说,公务员也不是最舒适的。不少地方的公务员管理不断升级,甚至是十分苛刻的,腐败空间越来越狭窄,比如“8小时之外都不能喝酒”。之所以出现“千里挑一”,至少说明了两点:其一,很多人是有家国情怀的,报考公务员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国家”;其二,公务岗位整体用人在压缩,体现了“小政府大服务”的变革方向,各种改革不断深入,公务岗位具有了活力,也就能吸引求职者了。

再说了,国考的“千里挑一”对于公务队伍的“精挑细选”是有利的,报考的人多了,就能“挑最好的”,就能“用最优的”,就能“选最合适的”,高素质的人多了,公务队伍就能成为一支最优秀的队伍,就能实现更好“为人民服务”的诺言。

“挑肥拣瘦”是相互的,是求职者在“挑肥拣瘦”,其实也是用人岗位在“挑肥拣瘦”。“千里挑一”本质上对国考来说就是提供了“精挑细选”的机会,这显然是有利于提升干部队伍素质的。

因此,对于国考“千里挑一”,要理性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