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亚平,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一级学科负责人、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教育部新闻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领军人才。
樊亚平教授(图左)
“这两天我也在反思手术为什么失败,也许是因为自己太‘张狂’了,失去了对手术应有的敬畏之心。对任何事都应有敬畏之心,这是我一直强调和坚守的,但这次自己却没有做到。”这是樊亚平对自己的眼部手术之所以出现反复的原因的一种半认真、半调侃的解释。
樊亚平所说的“张狂”、失去“敬畏”之心主要是指,2020年9月7日白天办完住院手续、做完各种术前检查的他,为了让当天刚刚入学报到的2020级研究生尽快明确学习目标、任务,立即进入新的学习阶段和状态,本应老老实实呆在病房的他,当天晚上却从医院“偷偷溜了出来”,与全体硕、博新生见面,举行了本学期的第一次“读书会”;9月9日,手术当天,一只眼蒙着纱布的他,为了让本科生不因自己的手术停课浪费两三周的时间,不顾医生术后静养的提示,用另一只眼睛,通过微信给本科生布置了自己眼睛手术停课期间的学习任务……
“手术后第二天早上,蒙在眼睛上的纱布揭掉后,本以为眼睛会恢复明亮,没想到当头一棍,什么都看不清楚,视力还不如手术前!不得已,四天后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对此,樊亚平反思说,“原本的小手术,出现这样的波折,这大概是对我没有遵守医院规定、未听从医生术后静养的建议的一种惩罚吧!”
在樊亚平的许多师友眼中,他就是个“拼命三郎”。从教二十年、入党二十六年来,樊亚平始终以“拼命三郎”的态度对待教学、科研等工作,以“既为经师又为人师”的追求贯彻自己教书育人的初心、使命。他认为,作为一名教学、科研战线的党员,首先必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基于此,作为教师、学者和学科负责人的他,在教书育人方面,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在学术研究方面,满怀激情,成果丰硕,在学科建设和学院各项工作方面,本着一颗赤诚之心,为新闻传播学科的繁荣兴旺,兢兢业业,热情鼓呼,不懈奋斗。
教书育人:言传身教 爱生如子
樊亚平与2017级硕士毕业生
谈起如何看待老师这份职业,樊亚平提到了已故的西北新闻传播教育的开拓者、兰州大学“坚守·奋斗”特别贡献奖获得者刘树田先生。樊亚平说,刘树田先生那句 “教室比天大、学生比天高”的口号对他的影响很深,在他迄今20年的教学生涯中,这句话一直是他的座右铭。
2000年,樊亚平开始承担教学工作。之前从未担任过教学工作的他,一开始担任的就是被认为是新闻学专业最重要、也是最难上的课程《新闻理论》的教学任务。
本着对教书育人工作的敬畏,在正式上课之前,他会做非常认真、充分的准备。他认真研读国内新闻传播领域近十本最具代表性的《新闻理论》教材后,吸纳了每本教材的优点和长处,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讲授思路、逻辑与体系。那时,电脑和互联网尚未普及,只有极少数人拥有电脑,樊亚平只能选择手写讲义教案。这意味着,当每年的讲义内容需要更新时,他就得重新手写一遍。
受刘树田先生的影响,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樊亚平在强调“言传”的同时,非常强调“身教”的重要性。他说,“我记得有个教育家说过,‘教育就是把课堂上老师教给的东西全部忘掉之后剩下的东西’”。他认为,被学生遗忘的往往是课堂上学到的具体知识,而留在学生心中的,对他或她一生都会产生影响的往往是“身教”给学生的东西——如,老师对备课专注、投入,在上课过程中的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论事评人的方式、视野、格局、境界等。
近几年,樊亚平开始为本科生教授《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课程。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不仅仅要让学生清晰、准确地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基本概念、理论、原则等,而且要让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改变认为理论“枯燥乏味、没有意思”因而对理论不感兴趣的认识和态度,使学生能够对理论产生强烈的兴趣,提升自身理论素养和理论思维能力,培养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升对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认同。基于此,他将“课程思政”目标与兰州大学作为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定位有机融合,对《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应遵循的原则和应采取的方法,进行了有效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