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某色拉博,1994年出生,彝族人,四川悬崖村村民。由于出行不便,包括他在内的悬崖村村民的生活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几个月前,他们搬到了县城的安置点,他们的生活又该怎样持续?
某色拉博: 我家有7口人,因为这边悬崖村周边就风景特别好,2016年我就到了这边旅游公司里面做户外向导,最近天气不怎么好,因为是在雨季,每天都是有雾。
10月中旬,当地的雨季,云雾弥漫。在易地搬迁后,某色拉博已经和家人入住县城小洋房,但他还要回“悬崖村”上班,每月4千元工资。他工作的山顶这片海拔两千多米的高空草甸,可住宿可露营,拉博将它称为大平台,在他看来,这里是当地风景最好的地方。但因为山脚下蜿蜒而上的道路正在修缮,最近他接待的游客并不多。
某色拉博: 目前的游客不怎么稳定,有时来得很多,有时一个人都没有。游客多的时候,其实挺辛苦的,早上四五点的时候要起来,陪他们看日出,白天还得要陪他们去玩,带他们去看大峡谷,然后让他们去放羊,带他们去老百姓家里看看,其实到悬崖村的人是很多的,每年都能达到十几万人,悬崖村相当于是在半山腰,现在修的这条公路就是从山脚到山顶上的。
据当地初步统计,十一黄金周期间,以“悬崖村”为旅游目的地每天造访当地的游客数量在三四百人。疫情、交通不便、基础设施正待完善等都是游客数据低迷的原因。14日这天,没有带队的拉博在营地里帮厨。从小生活在由女性分担家务劳动的彝族家庭里,此前拉博很少进出厨房。
某色拉博: 家庭有分工,有些家庭男孩子也愿意做家里面的这些小事,有一些家庭里的男孩子不愿意做家务,只会做外面的,我的话有改变。因为我的话在家里的时候,我的老婆也很勤快,大部分都是老婆来做,妈妈年轻的时候是由妈妈来做,都得要慢慢改变。
某色拉博: 在那个短视频平台上面发了一些关于我自己的视频,网友给我取的悬崖飞人这个称号。因为我从悬崖村跑到那个悬崖村的山脚下是15分钟的纪录,一般游客两个半小时到四个小时左右,我没有觉得安全有那么重要。
从小穿梭在峡谷、溶洞、藤梯间,特殊的生活环境塑造了悬崖村年轻人异于常人的敏捷身手,而拉博又自称是其中上下山最快的人。就体能而言,拉博和当地年轻人完全能够胜任悬崖村户外向导的工作;但最初,他们对于安全、服务等几乎没有概念,甚至连最基本的沟通都是问题。2017年,公司送拉博和其他年轻人到云南大理学习向导业务。
很多像拉博一样的年轻人,因为悬崖村山路艰险,没有完整接受教育。家乡易地搬迁后的回乡就业,就像是生活给了他们一个重新认识世界的机会。培训中,安全、服务等意识,开始进入他们的认知世界。
教练在传授技巧、方法以外,还为拉博等准向导们设计了一个一天加100位陌生人微信的训练,为的是让这些山村男孩敢于沟通。
某色拉博: 困难的时候就是,我说您好,我可以加你一下微信吗的时候,有人就说,你有病吧,我又不认识你。更多人还是愿意加的,比如说,我说您好,帅哥,你是哪里的,是过来旅游的吗,我也是过来旅游的,我是大凉山的一个山里面的少数民族。
在训练项目中,拉博用最短时间完成任务。训练快结束前,当教练领着他们走在大理繁华的夜市中,拉博一行人,羡慕地看着这个因旅游繁荣的城市。看过外面的世界,返回后的拉博们对家乡和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期待。
某色拉博: 我们这个大平台,躺在这个酒店里面的床上,早上抬头一看,就能看到下面大峡谷里面的云海就像海浪一样,流来流去,真的很漂亮,在大平台可以搭帐篷,晚上就是满天的星星,然后也可以在这个草原上面,放羊放牛,然后还可以骑马。再过一年缆车修好了,你可以从悬崖村的山脚下到悬崖村,从悬崖村可以走山路上来,穿过原始森林,大概明年2月份的时候,这条路就完全修完了,所有人都可以到这个大平台,欢迎到我们悬崖村大平台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