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浪潮正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9.4亿人,但60岁以上网民数量仅占10.3%。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到2019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有2.54亿。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远离互联网让不少老人无法获取到更及时有效的防疫信息,无法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出行、购物等服务便利。(新华网10月25日)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来临,有些年轻人回到家里后,除了帮助老人料理家务外,还帮助老人学着使用智能手机。笔者以为,帮助老人填平“数字鸿沟”也是一种尽孝方式,值得提倡。
眼下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数字经济正在款款向人们走来,步入人们的常态生活。在一些公共场合人们会发现诸多“低头族”都在把玩着手机,或看信息,或微信聊天,或网上购物…….成为现代生活的“新景观”。然而,当年轻人对数字经济乐此不疲时,一些中老年人似乎成了数字经济的“边缘人”,这些老年人固守着传统,使用着几年甚至是十几年前的老款手机,有些老年人即便用上智能手机,也是聋子的耳朵——摆设,既不会上网交流,也不会用它购物,更不会用它进行线上支付活动,数字经济似乎成了年轻人的“专利”,老年人只能“望机兴叹”。
帮老年人迈过“数字鸿沟”是一道社会必答题,一方面这是一种时代之需。眼下数字经济正在款款向我们走来,老年人成为数字经济的“边缘人”,无论从哪个角度上讲,都与时代“不合拍”。一来智能手机已经是重要的交流工具,人们之间的交流活动更多是通过微信、QQ等方式进行,如果让数字鸿沟横亘在眼前,势必将老年人“拒之机外”,造成一种人为障碍;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已经涵盖的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人们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需要“智能操作”,医院挂号需要智能手机,出门打的需要智能手机,住旅店要扫码登记…..而老人们困于数字经济,势必会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受阻。
帮老年人迈过“数字鸿沟”也是一种尽孝,于老人而言,必须有一种现代思维,力求做到与时俱进,掌握现代技能,不能总是习惯于过去的生活方式,如此只能让自己更加被动,甚至会成为时代弃儿,最终被时代所淘汰;于社会而言,必须开设必要的手机使用培训班,吸引更多老年人加入其中。要知道,数字经济消费时代,没有老年人的参与,将是不完美的社会经济架构。据悉,针对当前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一些地方开设了老年课程,专门帮助老年人“扫盲”——普及智能手机使用知识,受到老年人的青睐和赞扬;于子女而言,要充分利用回家与老人团聚的机会帮助老人迈过“数字鸿沟”这道“坎”。物质帮助精神赡养之外,还要“智能援助”。
九九重阳节,把酒话桑麻。重阳节敬老不单单是送些慰问品,帮助老年人掌握数字技术也是敬老的一部分。老年人应成为数字经济消费的生力军,而不能成为数字经济的边缘人,现代生活老年人必须参与其中。尽快帮助老年人填平“数字鸿沟”已成为一道社会必答题,必须予以正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