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聋健人士同台比手语,60名最美“手语人”脱颖而出

2020-10-27 14:38:56 作者: 广东聋健人士

大洋网讯 十只手指灵活地舞动,伴随“夸张”的脸部表情,不过数分钟时间,一段完整的生活故事便被演绎出来。不久前,来自广东各地,从事各行各业的172人特意录制了一段手语视频,上传和分享。

他们都是广东省首届国家通用手语技能大赛的参与者。此前,为进一步推动全省国家通用手语推广工作,省残联、省教育厅、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开展这场以寻找最美“手语人”为主题的技能大赛活动,希望让更多人看见手语的美。

听力障碍人士常伴随听力和语言表达功能的损失,因为听不清,所以口头表达也很难“踩准”正确的发音,可以说“盲隔绝了人与物,聋隔绝了人与人”,直到手语的出现,越来越多人发现,交流并非只能靠声音。此次活动组织了评委会,广东省聋人协会会长范宜涛作为活动的发起者,与评委会一同,在一间会议室里播放了172份手语,从中评出入选决赛的选手。

“每个人的手语背后都有各自的故事。”他说,希望通过这场活动,让更多人把手语视作美的语言。在这个语言中,没有“障碍”的标签,因此,比赛有健听的选手,也有听障的选手。而在刚刚过去的周末,他们共聚一堂,现场展示起手语的美感,朝着广东省第一批60名“最美手语人”荣誉出发。

情感的表达,没有障碍可言

记者了解到,通用手语技能大赛自今年5月开始筹备以来,通过开展各类线上线下培训活动,总计培训了1万多人次,共上报172份参赛作品,最终,60名优胜者脱颖而出,成为广东省第一批“最美手语人”。

值得关注的是,每个参赛者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奋斗故事。听障组特等奖获得者朱君翔——这个大学修读计算机专业,有听力障碍的青年在毕业后偏偏跑去当“演员”,试图用梦想养活自己。

7岁那年,朱君翔因药物副作用失去听力。和许多听障人士一样,说话并非他的强项。初中,一次与同学在公园里遇到一群高中生跳舞,朱君翔发现,这是可以寄托自己情感的世界。

他一个人从韶关去了天津,从天津到了北京,又从北京来到广州,四处打拼,就想知道自己能不能当演员。在外人看来,“听力障碍”的标签给他的表演之路增添了“传奇”色彩。

在最初,甚至很少人能想象,朱君翔的未来可以和“表演”挂上钩。更多听障青年在各种因素的引导下,选择了更简单,更安全的生活方式。

然而,对听障人士而言,手语是一门重要的交流“语言”。在手指和脸部表情的比划下,声音不再消失在无声的世界,而能“看得见”。在不断的探索中,朱君翔发现,沟通和情感的表达有更多的可能性,包括手语在内。

他开始学习肢体默剧艺术,结合舞蹈和无实物表演,用肢体默剧带大家用肢体说话,表达释放自己平时的情绪压力或者不愿意说的话,各行各业的人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一种治愈。

过去数年,他去过北京的南锣鼓巷、广州的大剧院、重庆长嘉汇国际戏剧节、乌镇戏剧节,一次次向公众表演舞蹈戏剧,表现力突出,因此拿了不少新人奖。在他看来,情感的表达,并不因为障别而隔阂。

今年,朱君翔正是结合自己的表演参与比赛,与手语相融合,传递更多的情感。

我们彼此需要走近彼此

在此次活动中,不仅有听障人士参与,也有许多健听人士投身其中。记者观察发现,有的参选人员来自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学生,有的是残联系统工作人员或相关公益组织工作人员,也有许多社会热心人士。

健听组一等奖获得者卢泳潼是一名广州大学的大二学生,正在修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她从小就对手语感兴趣,“小学去聋校做志愿者,看到高年级的同学手语聊天特别帅。”高三那年,她去社会实践时,再次把目光聚焦到听障人士上。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