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双红笋”变“网红笋”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经验之谈恰恰也适合双红村。让双红人引以为豪的笋加工产业曾经就由于交通不便,加之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上山挖笋靠请人,导致成本上升,但笋干价格涨幅不大,利润空间被压缩。为了方便村民进山挖笋,千头万绪面前,双红村党支部筹资修建便道。这回村民进山、鲜笋出山可是高效、便捷多了,每当看到水灵灵的鲜笋能高效、保质地被运出大山,全村上下更是信心倍增。如今在我们村,有的农户用20多天挖笋,就可以有1万多元的卖笋收入,还有竹山多的农户,仅卖鲜笋的收入就会有好几万元,大大超越了以往。
助农脱贫 双红笋厂的建成,增强了双红村稳定脱贫的造血能力。
今年春天,我没有再去山上榨笋,而是把在自家山上挖的鲜笋全部卖给了双红笋厂。自从有了笋加工厂,再也不用发愁没销路,价格还稳定,以往散客来收笋给的最高价格也比笋厂低。没了后顾之忧、有了稳定收入,我不用再拖着病腿到外地务工,想想曾经的日子,在外地没有归属感,租房、吃喝开销都比家里大,算下来一年到头能攒下的钱和现在差不多。
听说,今年加工厂已收购加工春笋200万斤,生产罐头笋20吨、玉兰片5吨,基本达到设计产能,预计今年利润可达60余万元。加工厂二期项目预计今年11月投产,建成后可实现利润120万元,还可解决30多个村民的就业岗位。双红竹笋品质好,口感好,销路好,现在的关键是要提高产品附加值。目前,江铜集团已追加投资347万元援建双红笋厂二期项目,主要加工笋丝,做成包装笋。“村”如其名,双红村的日子正在越过越红火。
发展特色产业才能“走出深山”,这是双红村脱贫致富、科学发展的根本之策。实践让我们感悟到,发展产业带动销售、拓出活路,这条科学发展的链条是这里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并聚力推送它到外面的世界,就是创新发展,小山村打通的广阔世界,就会成为国家经济大版图上的一抹色彩,发展产业才能走出从土生土长到科学规划、再到融入大盘继而科学发展的小康之路。
在脱贫致富路上,包括我在内的双红村村民有着更深的感悟:无论山村多么偏远难觅,无论山珍多么默默无闻,只要咬定目标、科学规划、借船出海、借“网”捕“鱼”,以产业之势让“双红笋”变“网红笋”,精心绘就“笋富山村图”,就能真正融入山村之外的那片高光世界。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报道)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0年10月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