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双11” 这些消费陷阱坑你一定要提前知道并预防被骗

2020-10-29 21:56:13 作者: 又到一年“双

一条陌生短信银行卡被转走3笔钱 谨防“预售”陷阱

“预售”是近两年“双十一”商家普遍采用的营销方式,很多商家通过短信将新品预售信息发给老顾客,这给骗子提供了方便。不法分子以“预购”“限时购”“预先降价”等为诱饵,通过即时通讯软件或手机短信发送包含木马的链接。如果点开了,木马病毒就会植入手机窃取用户信息。

2019年,林小姐手机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11·11提前购、剁手价、包邮”等字眼映入眼帘。林小姐想都没想便点了短信里的链接。手机界面跳转后,卡在空白页就不动了。林小姐以为手机出了故障,就关机重启。

手机开机后,接连几条银行短信轰炸,让她顿时傻了眼。就在她关机期间,银行卡里被转走3笔钱,共计3000元。

原来,林小姐点击的是木马链接,病毒迅速侵入手机,盗获其绑定在购物平台的银行账户。

直播带货不发货、尺码不对退货被索“鉴定费”……

“等了一个月都没发货,实在等不及了,咨询店家,才发现店铺已经关闭,客服也消失了……”一位网友在网络上这样吐糟自己的直播购物经历。

“2020年5月1日在4位带货主播营销下,某网友在某平台购买了一台1999元的某品牌空调。当时标注的是5月28日发货,但商家一直没发货。追问客服,客服只是回复‘请耐心等待’。到6月16日晚上,这家店竟然直接退款给我了!”最近,一位消费者在网上晒出了自己的真实网购经历。

6月19日,另一位消费者也在网上道出了自己的委屈:“购买页面上没有任何提示说鞋子会比常规鞋码小、建议买大一号的文字信息。我发现问题后跟客服协商,对方却要求必须赔偿平台89元鞋子鉴定费,而且还需要自行承担运费。”

如何避免“双11”上当受骗

1、对于各大电商平台推出的“先买后还”的借贷方式购物,消费者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如,定制商品,鲜活易腐商品,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交付的报纸、期刊等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定。购物时,消费者要尽量选择经营规模较大、交易量较大和评价较高的购物网站。避免购买到劣质、不合格商品;避免被虚假打折行为所蒙骗。

2、直播带货给消费者购物带来了便利,随之也带来了质量、虚假宣传、售后维权等问题,同时交易过程中缺少第三方监管,消费纠纷多牵涉异地商家,维权举证难等问题。因此,广大消费者要理性看待直播带货购物。

3、往年“双十一”网络集中促销活动中,商家常用赠品吸引消费者,但同时又单方面规定,赠品不享受“三包”服务。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赠品和商品一样享有“三包”服务。

4、网上支付尽量选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对于自己不熟悉的网站,不要轻易输入银行账号密码,不要轻易点击卖家通过短信、QQ、Email等方式提供的交易链接或图片。

5、交易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网络购物证据,如聊天记录、购物记录、购物页面截屏、购物票据凭证、快递单等。收货时发现货物有损坏或货单不符时,要注重保留证据,拒绝签收;退货应注意保留退货凭证(快递单号等)。

6、如遇“客服”主动来电,要求办理“退款”“理赔”等手续,一定要多方核实,尤其当涉及金钱时务必第一时间通过电商或者快递公司的官方客服平台进行咨询确认,更不要私下转账汇款。同时,不透露个人信息,不点链接不扫码不转账,不提供密码、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