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航食正式开启“两条腿走路”,每月增收超过千万元。
11月1日起,东航机上餐食将全面升级,各地特色美食将陆续在东航、上航实际承运的国内商务精品航线上亮相。中式凉菜、网红甜品也将替换原有的“冷荤”。
东航的机上餐食主要由东方航空食品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东航食品”)提供,这家公司总部位于上海,是国内规模最大的航食集团之一,占上海两场航空配餐市场份额的85%以上。
疫情之下,航司航班数量大幅下降,航食公司每日配餐量因此骤减。除了利用空闲期开发新产品,提升机上餐食的丰富度和口感,许多企业积极自救——东航食品、厦门航空、四川航空旗下的汉莎食品有限公司、泰国航空等国内外航食公司(部门)都推出了团餐或者外卖服务,将客户群拓展至不坐飞机的旅客。
“高高在上”的航空餐开始“接地气”,市场反馈如何?几个数据可以证明。东航食品方面介绍,在虹桥,公司为商务区的企业配送团餐,最主要的客户是一家上海本地的大型互联网企业,每日有2500份用餐需求;在浦东,公司为包括隔离酒店在内的22家酒店定制餐食,日配送量在1万份左右。厦门航空方面也介绍,今年2月下旬至9月底,厦航在厦门、福建、泉州、天津四地累计售出35万余份“战疫午餐”。
“航空餐对食材选择和制作工艺都有严格的要求,安全性受到社会各界认可,许多企业复工后都面临用餐难问题,我们刚好解决了他们的痛点。” 厦门航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不过在“空餐地享”的道路上,东航食品走得最坚定。今年4月8日,公司旗下最大的航空配餐公司——上海东方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简称“上海航食”)获得长宁区市场监管局核发的《食品生产许可证》(SC证),成为全国首个将经营范围由航空配餐和集体用餐配送,拓展至商场、超市、便利店等各类食品流通领域的航食企业。
东航食品党委书记俞晴莲介绍,SC证需要按食品品类进行申请,上海航食先后获得了预包装冷藏膳食、色拉、三明治和熟肉类制品的SC证。7月9日,首批来自上海航食虹桥生产车间的数千份盒饭与色拉,在绿地集团旗下的商超面市。截至9月底,虹桥配餐中心企业团餐和商超零售业务已为公司带来1700万元的收入增量。随着国内航班数量的恢复,该中心每月配餐量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110%左右。浦东配餐中心方面,虽然受国际航班数量维持低位影响,产能尚未恢复至去年水平,但酒店配餐业务每月也能带来约1000万元的收入增量。
机上餐食常常给人“口味不佳”的印象,东航食品方面表示,万米高空中旅客的味蕾变得迟钝,影响用餐体验,回到地面,“原汁原味”的航食也想直面市场竞争,为自己正名。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因为对食品安全要求高,同类产品中,航食没有成本优势。但在俞晴莲看来,产品的成本和定价并非最核心因素,消费者更看重品质和安全。“现在上海在推早餐工程,此外还有学校餐、老年人餐,市场需求很大,关键看有无匹配的人才和产品。”她还透露,经历了这场疫情,上海航食调整人员结构,组建了地面业务保障团队,正式开启“两条腿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