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会力量在行动丨小教室·大梦想,给孩子用电脑打开通往未来的一扇窗

2020-11-02 16:39:17 作者: 上海社会力量

“你看这张照片,你知道这么热的天,这些孩子为什么会穿着棉衣吗?”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携程•志汇护航 梦想教室”项目负责人李斌解释,照片拍摄于2018年8月28日,地点在云南文山市夹马石小学。李斌正在给孩子们发糖,那天他去学校进行项目踩点,孩子们的热情比炎热的天气还高涨:“他们是把最干净的衣服穿了出来迎接客人啊。”

图说:李斌在云南文山市夹马石小学门口给孩子们发糖。受访者供图(下同)

孩子们的真诚和条件的艰苦形成的巨大反差深深地刺痛着他的内心,他励志要为扶贫尽一份力。虽然由于条件局限,“梦想教室”项目当年未能在夹马石小学落地,但这些年来他一直在用心做这个项目。

“梦想教室”:扶贫先扶志

已服务8000名学生和600多名乡村老师

李斌所在的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此前在多方实地考察和调研中发现,在中国的很多乡村地区和城乡结合部,校舍、桌椅或许已经整修甚至焕然一新,但其它教育教学设施可能依然简陋和短缺,大多数孩子很少有机会接触电脑等现代化学习、通讯工具。他们渴望利用电脑学习更多知识,他们渴望通过网络了解大千世界、走进古今中外。

2018年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携程公益等爱心社会企业及组织共同推出“梦想教室”公益活动,发动社会各界捐出闲置的电脑和周边电子设备,经过专业规范再生后,根据云南、新疆、西藏、贵州和青海等地的上海对口支援地区提出的帮扶需求,援建乡村学校的电脑教室。第一年就建了18间教室。

李斌介绍,第一年把点都布下去了,效果非常好,一个教室框在30台笔记本电脑,然后委托了教育机构,在电脑上加装课件,并且为每个学生都发放一张免费上网卡,上网卡通过卡号和密码可以进入一个课件库,光云南文山州就发放了近1万张卡。课程包括:如何安全上网、如何防止网络欺凌、如何防止网络诈骗,还有名画赏析、音乐鉴赏、诗词赏析和世界名著选读等艺术人文类课程。“梦想教室”让学生们有了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从小让孩子们扶智长志,从发展教育事业入手,尝试大山里的孩子能享有的现代化教育和上海的先进教育理念,激励山村孩子们有梦追梦圆梦,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道路上不掉队——这是我们的目标。”

两年来,上海青年志愿者为22所学校建立“梦想教室”,近8000名学生和600多名乡村老师享受到了教育及配套服务。今年还将计划建立6间教室。

图说:志愿者在青海果洛的梦想教室给小朋友们上课。

志愿者:为孩子们保驾护航

道路塌方、泥石流、地震等都经历过了

项目的开展离不开许多上海志愿者的付出。他们冒着道路塌方和泥石流滚落的危险在陡峭的山路艰难前行;在西藏、青海等高海拔地区,他们忍受着缺氧环境和高原反应配送安装设备;在地震的摇摇晃晃中坚定着信念……志愿者们从容无畏的精神,为贫困边远地区和大山里的孩子们送去梦想和希望。他们以能参与志愿公益事业为时尚,在扶贫过程中展现了上海青年的担当。

志愿者张伊泠从这个项目开始就一直参与其中。她的第一次公益之行令她至今印象深刻。2018年7月22日一早,满载张伊泠等一行志愿者的车从云南沧源县出发,前往班老乡下班老村的下班老小学。那是她平生第一次看见泥石流,车子缓慢地向前开着,透过车窗,只见前面山坡上,不停地有泥水、石块沿着山坡冲下来,他们只能停车等待。一段时间后,车子才能通过,经过了一路颠簸,终于到达下班老小学。学校没有围墙,门口甚至没有地方标明名称,操场上一些孩子因为没有鞋穿只能赤着脚跑跳。

当孩子们知道他们有了一间全新的电脑教室,甭提多开心了。当天下午学校正式举行“梦想教室”落地仪式,然后志愿者准备给孩子们用电脑上一节别开生面的班会课。有些胆大的男生一坐下就迫不及待地触摸电脑。开始上课时,志愿者提问互动,下面同学有些怕生,不敢举手。等看到志愿者点人回答问题后,无论对错都有小奖品鼓励时,孩子们渐渐放心,开始踊跃举手回答问题。因为知道小朋友们是第一次接触电脑,所以志愿者打算教他们在word上打出自己的名字。由于他们不会操作,选择手把手教导。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