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下“硬骨头” 江苏盐城警方今年以来攻克一批命案积案

2020-11-04 16:00:07 作者: 啃下“硬骨头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莎莎 通讯员 张天鹏 陈希

命案积案是警方刑侦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11月3日,记者从盐城市公安局命案积案攻坚行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按照公安部、省公安厅统一部署,盐城警方已攻克7起命案积案,其中案发时间最长的达21年,命案积案破案数为历年之最,极大震慑了犯罪分子,有力维护了全市社会治安大局平安稳定。

乡村田间发生命案

1999年1月5日清晨,建湖县公安局接到报警,称该县建阳镇原冯晏村五组境内田埂上发现一具男尸,死者是仰面躺在地上,一辆红色摩托车倒放在一旁。

经勘察,死者头面部遭受重创,民警分析,致伤工具为有一定重量的条形钝器。果然,在距离现场15米远的农田里,发现一根长40厘米、直径2.5厘米的圆钢管,其外侧沾有大量血迹。

尸检结论显示:死者系被他人用条形钝器打击头面部致颅脑损伤死亡。另查明死者身份:仓某,26岁,摩的司机,亭湖区青墩镇人。21年前,农村还没有安装监控设备,擒拿凶手如同大海捞针。就在案件陷入死胡同时,专案民警走访到当地两名村干部,为破案提供了线索。

两名村干部称,1999年1月4日晚10点钟左右,他们外出吃完晚饭一起回家,途中看到一名男子形迹可疑,因怀疑是偷鸡贼,遂上前盘问。“当时天黑没看清脸,听口音像阜宁人。他说走错路了,然后就离开了。”这也是当年侦查中留下的重要线索。

专案民警不懈追凶21年

办案民警回忆,当年市、县公安机关出动近百名警力,排查1个多月时间,走访数万人。省公安厅专家还模拟了嫌疑人画像。但犯罪嫌疑人却跟人间蒸发一样,让案件侦破陷入僵局。

21年来,盐城警方持续开展清理物证工作,期间,通过运用先进技术对该案物证进行重新分析,找到了可以明确嫌疑人的关键性证据,但始终未能明确嫌疑人身份。

2020年,案件出现重大转机。在命案积案攻坚行动中,专案组民警经过缜密工作,先后远赴上海、安徽以及省内的镇江、扬州、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开展工作,包括国庆节期间,专案民警放弃节日休息,全部深入相关乡镇开展侦查工作,经过200多天不懈努力,判定阜宁籍男子曹某华有重大作案嫌疑。

10月21日晚,民警连夜赶赴昆山,于次日上午8点,在昆山市某电子厂里抓获犯罪嫌疑人曹某华,经审查,该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据曹某华交代,当年他生活窘迫。回老家途中,看到摩的司机前来拉客,蒙生歹意。当车开到建湖县建阳镇境内,他借口方便,骗受害人将摩托车开到小路上,趁其不备用铁管击打头部。后见有人路过,抢劫未能得逞遂逃回昆山。

“21年来,专案民警换了一批又一批,通过不懈努力,终让真相大白。”建湖县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案仍在进一步调查。

每起案件百分百“兜底翻”

今年来,盐城警方将命案积案攻坚作为高质量平安建设的重要抓手,纳入全市公安机关重点工作予以强势攻坚。通过强化组织推进,成立全市命案积案攻坚行动领导小组,形成联动攻坚的工作格局。

“命案积案大多时代久远,破案难度极大,必须多采用新技术、新手段突破。”盐城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局大力推进刑事技术“锋刃”计划,全面建强市局8个专业实验室,积极创建法医、声像、理化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完成11个县级技术室的标准化建设任务,实现先进技术与业务实战的深度融合,全力锻造命案积案攻坚的“杀手锏”。

现场是一切刑事案件的源头。盐城警方在办案时,除了全面清理物证外,还对在册命案积案和命案逃犯逐一建立档案,通过市县档案室清理、赴外地公安机关查找、组织办案人员回忆等方式,逐案查验物证信息工作记录,落实物证深度清理工作,搜集基础资料整理归档、上传入库,确保每起案件百分之百“兜底翻”尽力找全物证,每件物证百分之百开展新技术、新手段综合检验比对。

“运用现代刑事科学技术,对全市命案积案存放多年的检材和物证,统一送市公安局集中再次检验,刑事技术民警全身心扑在实验室。”盐城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譬如民警在攻坚“阜宁2002.7.13故意杀人案”时,深度应用大数据,结合关系人信息综合研判,发现嫌疑人卞某富藏匿在安徽芜湖,专案组在“五一劳动节”远赴安徽将潜逃18年的卞某富缉捕归案。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