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叙事与空间体验

2020-11-05 19:54:46 作者: 历史叙事与空

——“塞外驼铃——馆藏关山月1940年代西北写生与敦煌临画专题展”策展札记

文 / 丁澜翔

“塞外驼铃——馆藏关山月1940年代西北写生与敦煌临画专题展”现场

2020年7月10日至8月1日,由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敦煌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塞外驼铃——馆藏关山月1940年代西北写生与敦煌临画专题展”在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展出。在结束敦煌站展览后,8月20日,该展作为馆藏长期陈列展览在关山月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已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目录》。

关于20世纪40年代艺术家的西行写生,关山月美术馆曾在2013年策划四人联展“别有人间行路难: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庞薰琹、关山月、孙宗慰西南西北写生作品展”,我们希望通过梳理作品呈现一个整体的美术史现象。而后,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搜集和整理了诸多关于关山月西北纪游之行的文献材料,那段在抗日战争背景下的文化探寻之旅的形状渐渐清晰。我们觉得有必要据此策划以关山月的西北写生和敦煌临摹为中心的专题展览,遂着手策展方案,并与敦煌研究院联系,获得他们的文献支持,促成了在敦煌研究院的首展。

从我们掌握的材料来看,关山月一行去往西北写生的时间节点和途经路线是非常清晰的,展出作品也能与此对应。艺术家们辗转西北写生,探寻文化根基,呼吁关注民生,是在抗日战争民族危机的社会历史大背景下的时代选择。可以说,该展览的历史语境和地域特征是十分明显的,这也决定了该展览的策划方案不能是简单化地按照风格、题材、类型进行分类叙事的框架结构。策展团队在工作伊始即确立了策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回溯抗日战争时代的历史气息,帮助观众理解艺术家的艰难跋涉之动机,从而从作品与文献中体悟团结一致、不屈抗争的民族精神。

展览主标题取自关山月1943年创作的《塞外驼铃》。这幅画首次亮相于1945年1月13日,关山月在重庆举办“西北纪游画展”,郭沫若亲临参观并题诗作跋。选取“塞外驼铃”作为展览主标题,一方面希望利用“塞外”标示地域与空间,以“驼铃”的意象帮助观众建立想象;另一方面,我们更看重这幅画背后的历史寓意。骆驼,有着“沙漠之舟”之称,在抗日战争的民族危机中,尤其是在关于北方战事的视觉建构中,逐渐成为代表多民族共同体支持抗战的符号。奔走在西部驿运干线上如江流般的驼队,开辟了国际运输路线,源源不断地将援华物资运抵大后方和前线。关山月画的不仅仅是作为塞外风景的驼队,他描绘的正是作为全民抗战坚强后盾的驼队,郭沫若应该参透其中的寓意,才感叹“铃声道尽人间味”。驼队、沙漠、民族、人间味,这些正是关山月作品传达出来的深层寓意,也是在战争乌云笼罩下西北所蕴含的民族精神的体现。风沙中若隐若现的驼铃声,穿越时空的阻隔,渗透进历史的尘埃,通过画面传达给每一位观众。摇曳的驼铃声是那个特殊年代的声音符号,道出中华民族抵御外敌,不屈抗争的坚韧与决心。

展览由“一本书和一个展览”引出,“一本书”即是1948年8月,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为关山月出版的《关山月纪游画集·第一辑·西南西北旅行写生选》,高剑父为该书题字。全书共收录关山月西南西北写生十五幅。“一个展览”即是关山月从西北归来后于1945年1月在重庆举办的“西北纪游画展”。展览采用倒叙的方式,以当时的实物(画集)和事件(展览)为媒介,引出关山月的西北之行。通过“一本书和一个展览”的媒介,观众可以更顺畅地进入展览的历史语境之中,拉近观众与作品的心理距离。随后,我们设置了“向远西行”的序章板块展示关山月在川渝的交游和创作,这也是他得以结识赵望云等人,并相约去西北写生的起点。进入展览的主体板块,我们以关山月行旅的路线和地点为线索,分为“河西走廊”“敦煌烛光”“冰雪生活”三个板块,构建关山月一行在西北行路写生的历史和地理的序列,并以此为框架,将作品按照相应的叙事逻辑排列其中。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