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群艺馆市民艺术夜校打造热门课程 在这里上班族“沉迷于学习”

2020-11-07 05:59:42 作者: 上海群艺馆市

制图/潘文健

傍晚5点,结束了一天工作的孙文红踏上了9号线松江大学城站的地铁列车;与此同时,她的好友马丽也从杨浦五角场的公司开车出发。一个小时后,匆匆吃过晚餐的两人在位于古宜路的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市民艺术夜校碰头了。

和这座城市的大部分培训机构一样,每到华灯初上时,这里的教室就“活”了起来。只是,这间夜校里,没有嬉闹奔跑的孩子,也没有已经退休、可以早早赶到教室的老人。这里的学生是这座城市“最忙”的人,也许一周只有那么几天不用加班,也许再三协调才挤出一个不用陪读的夜晚,也许上一次课往返路上要花3小时,但他们,依然乐此不疲。

非洲鼓、皮具制作、配音、肚皮舞、烹饪、素描……前不久,市民艺术夜校2020年度秋季班的26门课程甫一上线,就被秒杀一空。“这几天,我们群众艺术馆的公众号上,每天都几百几百地涨粉,后台都在问什么时候可以再次报名。”群艺馆相关负责人说。

面向18岁-55岁的中青年群体,是市民艺术夜校与其他艺术培训机构最大的不同。“上了一天的班,回家只想躺着。”“路上来回3小时?还不得累趴下?”“中年老母亲下班的人生,鸡娃都来不及,还能有别的时间?”这些困难在他们身上从来不是阻碍。那么,这间夜校究竟有什么魔力,让他们“沉迷于学习无法自拔”?

有人为了兴趣

有人为了孩子

离上课还有40分钟,舞蹈房内,换上练功服的学生提前开始了热身训练,钢琴室里,已有三三两两的学生戴上耳机,练习着手卷电子钢琴,唯一的一架真正的钢琴前,更是早早被勤奋的学生占据,他们反复操练,寻找手感。

孙文红和马丽也踏入了教室,老师正在张罗着面粉、刮刀、擀面杖、热水和面盆等工具,每周四晚的中式点心课,是她们一场不见不散的约会。

“和面团也是有讲究的,你们不要小看面粉,它也是有生命的,不好好揉搓,它是不会理你的。”这堂中式面点课教的是花式蒸饺,讲台上的老师,来自五星级酒店。学生个个目不转睛,有人发问道:“蒸饺用的是低筋面粉,那平时的水饺用什么面粉?”老师耐心解答:“可以用中筋粉,也可以把高筋粉和低筋粉混合。”

自2016年第一期课程起,马丽就是市民艺术夜校的“忠实粉丝”,国画课程是她的最爱,一路不断进阶升级,直到学完了所有课型。今年,她转到了中式点心班,“在这里上课,除了能学习一些技能,更重要的是增加生活的乐趣,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她的“安利”下,好朋友孙文红也加入了夜校大军。和马丽专注于国画进阶不同,她参与的课程品种繁多,肚皮舞、民族舞、钩针基础,一一涉猎,“多尝试一些不同的课程,能够挖掘自己不同的潜能。而且我们的孩子都长大了,也不需要我们照顾了,正好抓紧时间多学习一下。”

戏剧课占据了群艺馆三楼报告厅,这里有一块小舞台,学生们不光要听,更要演。第一堂课,来自戏剧学院的老师,就给他们出了一道难题:想象自己在不同的场景,来回散步,走出不同的感觉。张小姐对这节课记忆犹新。31岁的她就职于留学机构,作为一名资深剧粉,她希望自己在看戏时,不光看热闹,更能看出些门道来,所以毫不犹豫报了戏剧课,“老师一直和我们说,这里的戏剧课,不光教我们鉴赏,更重要的是实操。”几堂课下来,她深以为然,“只有自己演过,才能了解台上的演员所有行动的动机,也更能体验他们有多难。”

除了年轻的张小姐与孩子已经“出道”的孙文红、马丽之外,市民艺术夜校里,还有不少孩子正处于学龄阶段的中年人。

在其他“老母亲”“老父亲”分秒必争的工作日晚间,他们何来上课的底气和勇气?“就算是父母,也不一定要为孩子放弃所有的课余时间吧?我觉得一周一次还是可以协调出来的。”朱文俊和他的妻子,都是这里的学生,他们的孩子今年三年级。在他看来,学习和鸡娃并非不可兼得,父母身体力行的学习,对于孩子而言,也是很好的言传身教。两人一个报了手机摄影课,为的是把孩子拍得更可爱,一个报了声乐课,只为圆自己年轻时的梦想。而他们俩的初衷,也代表了这里很大一部分学员的心态。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