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者”王勇,新时代检察英模是如何炼成的

2020-11-08 15:59:39 作者: “炒菜者”王

“这件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成为我的初心——办案对我们而言,是工作,但对当事人来说,是财产、健康、人生甚至生命,要用善良的心去实现公平正义。”

心怀人民的“炒菜者”

“你们惦记着过年,惦记着骨肉亲情,难道犯罪嫌疑人就不是人?哪个嫌疑人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既然符合取保条件,一定要让人家回家过年!”

付强,是王勇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的一员。他来自苏州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作为同事,他讲述了一件旧事——

2019年春节前,付强所在部门受理了一起走私案件,审查发现,3名犯罪嫌疑人没有羁押必要性,可以取保候审。但由于邻近年关,考虑到辩护人和家属很难联系到位,相关取保手续难以办理。“又是新收案件,距离期满的时间还早,加上我们两个承办人也都是外地同志,也准备回家过年,所以想在春节后办理取保手续。”付强说。

“平日的王勇不是这样,很随和。可这次,他很严厉,发了很大的火。”付强回忆。

在王勇的“密切关注”下,在春节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办结所有事项,把人放出去。看到犯罪嫌疑人和他们的家人在看守所门口相拥而泣,付强才体会到王勇的苦心。

然而,更大的感触还在后面。几个月后,在对其中一名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宣告不起诉时,犯罪嫌疑人情绪崩溃,当场痛哭不已。

事后,付强才知道,在这名犯罪嫌疑人被放出去不久,他的父亲就因病去世了。如果在节前不办理取保候审,很有可能就会错过与父亲的最后一面。

天理、国法、人情,这些抽象概念瞬间变得具体起来。春节前、后放人,尽管程序上都没有问题,但司法的善意却会让人民群众明显地感受到司法温度。

鞋好不好脚知道,菜好不好客知道。王勇的“不想做大厨的公诉人不是好的检察官”观点,也提炼为《检察官,端菜者还是炒菜者?》文章,成为引领刑事检察工作的重要力量。几年历练,付强也从一个“烹饪学徒”,变成了不断前行的“炒菜者”。回忆路程,付强总能找到王勇的影子——不管是树立的理想,还是奔跑的方向,都要镌刻着“人民”二字。以人民为中心,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是价值观,也是方法论。

“炒菜者”,只有心怀人民,才能真正做出好的菜品、提供好的法治产品;才能真正做到让人民群众在我们办理的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在困惑中学会“求极致”

“从王勇处长到王勇副检察长,他一直都没有‘放过’我们,从讯问笔录到审查报告,从起诉书到出庭预案,从审查方法到办案模式,从工作机制到司法理念,王勇每年都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作为一名基层检察官,起初,太仓市检察院的冯怡帆感觉王勇这个人很“麻烦”。

让冯怡帆感到困惑的,不仅这一件。

2017年,冯怡帆参加全省公诉论辩赛,辩题是一道案例改编题——

2008年的某天,犯罪嫌疑人在上海一个地铁站抢夺他人钱包,跑了700米后,在出站口被抓,既遂还是未遂?

“你知道这个地铁站有多少人吗?谁告诉你犯罪嫌疑人一定混入了人群?当天的天气怎么样?如果雨天都带着雨伞,出站前所有人都打开雨伞,如何保证犯罪嫌疑人没有脱离视线?这些现实问题你考虑过吗?案件要靠事实说话,你的结论是出自事实还是自己的猜测?”

模拟辩论时,冯怡帆本来信心满满,反复强调犯罪嫌疑人肯定已经混入人群,所以肯定是既遂,本以为结论顺理成章,但王勇听后却提出了一连串考问。

“你出一趟差,真的去这个地铁站自己走一走。回来我们再讨论。”

“为了一个辩题费这么大的功夫,有这个必要么?”面对冯怡帆的质疑,王勇却说:辩论和办案一样,只有全力查清事实,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

冯怡帆真就去了上海,按图索骥来到了题中的徐家汇地铁站,按照王勇的要求,掐着表,赶在同一时刻、循着同一路线进入了地铁站。一瞬间,拥挤的站台,熙熙攘攘的人群,单纯的想象变为了眼前的现实。

一个辩题,都要回到所谓的案发现场看一看才下结论,何况案件?办案不能用感情说话、猜测说话、好恶说话,而应该用事实说话,用证据说话,用法律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