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进行时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我国有心理问题的人数在2亿至3亿,心理疾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视自己的问题。接下来要说的案件中,被害人张某患有抑郁障碍,但没有求助医学,而是一味的相信封建迷信,被犯罪分子钻了空子,最终人财两空。
2019年7月20日,失联多日的张某在家里被发现,已经死亡,法医推断张某的死亡时间是10天前,民警在张某家没有发现任何打斗的痕迹,只找到了这封写于半年前的遗书。
张某,39岁,曾经是一名大学老师,患有癫痫,生前独居在此。经鉴定,张某的身体未见明显外伤,排除外伤致死,但在张某的体内检出大量精神药物——氯氮平。张某是自杀?遗书中提到的王某又是谁呢?
2019年8月10日,民警将王某传唤到公安机关,最终王某交代,是他骗张某吃了一整瓶氯氮平。当天,王某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警方刑事拘留。2019年9月17日,王某被移送至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审查起诉。
付晓梅,本案的承办人,付晓梅检察官说,在审查起诉阶段,她曾经提讯王某,王某的态度始终很淡定,似乎对生命极其漠视。
王某36岁,北京人,他口口声声地说的这位兄弟就是张某。王某说,他和张某是2008年在网上相识的,也许是因为两个人都来自单亲家庭,也许是因为俩人有共同的话语,渐渐的,张某对王某无话不说。
张某患有抑郁障碍,2010年辞去了大学老师的工作。付晓梅检察官说,张某患病,却不相信医学,选择依赖迷信。王某就是抓住了张某这一弱点,注册了一个QQ号,假扮大师,想用大师的身份套住对方,骗点钱花。
王某在超市打工,收入不高,却有着与收入不符的高消费。2018年,王某逐渐暴露了挥霍无度的本性,挣的钱花光了,就开始透支信用卡,窟窿越来越大。于是,王某频繁利用大师的身份,向张某借钱。
一年间,王某虚构多个身份,用尽各种话术,操控张某写了遗书,还通过网贷把钱借出来,再拿给自己,共计50万元。然而,这些钱有去无回,张某承受着网贷公司的催账,变得愈发焦虑。
张某还不上钱,就会向王某要债。据王某交代,为了安抚张某,他在网上买了镇静药物,撕掉包装,骗张某吃药,且叮嘱他“这是大师给你的”。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赵喜刚分析,张某是典型的人格障碍,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严重时会伴有焦虑、抑郁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