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哈尔滨人眼中,松花江是一处景点,只有夏天游玩时才会坐船游览。但在道外区哈尔滨交通集团两岸的轮渡码头附近,还有一群人每天坐船上班,轮渡是他们日常的交通工具。
由于天气变冷客流骤减,松花江上其他民营轮渡企业10月23日均已停航。在正式进入溜冰期前,哈尔滨交通集团轮渡旅游有限公司的轮渡则一直坚持通航到11月13日。12日,记者来到这座轮渡码头,见证船员们在停航前如何站好最后一班岗……
热闹忙碌的清晨码头7点半发早班船
12日早6时50分,由于天气转凉,清晨的松花江上,升起了薄纱般的水雾。轮渡码头上的船员们陆续上船,做着开航前的准备工作。
11月的松花江,即将进入溜冰期,未封冻的江面上较为湿寒,船上的水管不时会被冻住。为了确保安全航行,船员们每天都要提前赶到码头,像热车一样,启动发动机预热,把冻住的水管化开。
在码头值班室里,记者看到,老船长张师傅拿着一沓鞋垫进屋,问大家用不用来一个。垫上加厚的鞋垫,戴好棉帽子、手套,穿上厚棉袄,全副武装的船员们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他们先要检修卡机、缆绳、舵绳等操作设备,轮机长上船检查消防设施、机器运营状态,要想把这些工作全都做好,一般全体船员得忙乎半个小时……
一切准备就绪,7点半当天的早班船出发了。
90后小伙“江上通勤”
“习惯了这条船,也习惯了船上的人”
据记者了解,清晨来赶早班船的,通常是去江北船厂上班的人。
“我每天都要坐船去单位,晚上再赶晚班船回来,习惯了这条船,也习惯了船上的人。”要去对岸上班的90后小曾告诉记者,他今年买了房子,刚买完房子的时候,下班回家路上他把文件袋弄丢了,里面有房产证、购房合同、身份证复印件、征信报告等重要文件。小曾感激地说,多亏轮机长于师傅检查船舱的时候捡到了,并在文件袋里找到了他的联系方式,“不然都不知道东西丢在哪里了”……
记者也随着早班船的乘客,体验了一把“江上通勤”,只需要12分钟左右,船就到了江北船厂码头。靠岸后,小曾和同事们急忙下船去上班。与此同时,江北的岸边早已排好了很多等候乘船过江的乘客,他们中多半是在船厂附近居住的老人,大家提着手提车,说说笑笑,讨论着今天要去江南采购些什么。
由于往返两岸的居民几乎每天都要坐船,他们跟船员已经是相当熟悉的老朋友了。个别有事去不了江南采购的老人,甚至直接托船员下班后帮忙采购,第二天一早再帮忙捎过来。看着叔叔阿姨们全都坐稳了,船员这才喊船长开船。
给老人们当“搬运工”已成为船员们工作的一部分
跟老人们一起坐在驶往江南的轮渡上,记者的感受与之前有些不同,仿佛瞬间切换成了下班的心情。船尾激起的洁白浪花,引来大批江鸥嬉戏追逐,望向远处开阔的江面,听着不时传来呜呜的汽笛声,心情也舒畅起来,时间似乎慢了下来。
自这条航线开通以来,家住江北的李大姐就是这艘船的常客了,“这条航线对我们船厂的居民来说非常重要,今年夏天雨大,把通车的路冲坏了,我们就只能靠轮渡出行了。这里没有学校、没有银行、就连生活必需品都没有卖的,我们只能去江南采购。这艘船的船员们也很辛苦,水位高的时候,他们会帮我们把跳板搭到岸上,为了方便我们拉小推车,还给跳板搭上了木板。”一旁的王大娘也说:“船员们人都可好了,物资紧缺的时候,他们还把自己的口罩送给我们。”
说起这艘船和这些船员们,船厂的居民啧啧称赞。而在船员们看来,帮老人搬东西、扶老人上下船,早就成了他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老船长在船上37年听声就知道船哪儿有问题
一位船厂居民告诉记者,“最难得的,是船员们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连年轻一点儿的孙经理,从事轮渡也有十年了”。聊起工作,哈交通集团轮渡旅游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副经理孙俭平告诉记者:“我在这里算是干得年头儿少的,有的老船员都干了三十多年了,江上所有型号的船都会开,而且救过很多江边意外落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