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州11月14日电 (闫旭)将举办第四十四届世界遗产大会的福州拥有哪些珍贵非遗?有哪些来自普通人或民间组织的力量正在参与非遗的传播及传承?第四季“梅园·寻找闽都非遗”系列活动近日在福州进行,或给关注非遗的人们一张新答卷。
这一活动由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福州市闽都文化研究会主办。在今年的活动主题之下,许多日常生活中难得一见的闽都非遗,经由镜头记录被集中起来。今年10月14日至28日,主办方收到了来自普通市民和摄影专业人士以各门类非遗为主角的摄影作品超过1300幅。
11月14日,“梅园,寻找闽都非遗论坛(第四季)”在福州举行,闽都文化研究会有关专家人士、非遗文化传承人代表、文化机构代表等共150余人出席论坛,就非遗的保护、传承与活化进行交流研讨。
图为以非遗为主角的摄影作品优胜作品集中展示。闫旭 摄
据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池小霞介绍,福州的非遗资源非常丰富,拥有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154项,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37名,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159家,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91家。
此次“梅园·寻找闽都非遗”摄影作品展面向全民征集作品。11月1日至7日,经过专业人士评审讨论,千余幅投稿作品中选出的30幅极具代表性的优秀摄影作品参与相关公众号的线上投票。获得网络组一二三等奖的分别为:《传承》(蔡朝阳)、《陶罐制作(组图)》(蔡瑞云)、《非遗地术拳传承》(林惠贞)。
14日的论坛活动上,上述优秀作品还参与了现场专家投票,最终决出专家组一二三等奖,分别为:《软木画》(黄琳)、《茉莉花茶工艺》(郭浩)、《福州评话》(陈霖)。
征集活动中的优胜作品当天还集中在论坛现场进行展示。记者了解到,优秀作品将出版画册并将制作成台历,30幅优胜作品将在福建省进行巡展。
为有针对性地解决非遗保护工作的突出问题,今年8月《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定》通过了人大表决。为了探索非遗项目活化利用,这一《规定》设置了相应条款:市、县(市、区)政府应当推进“非遗进古厝”活态传承,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表演、作品展示、特色文化体验等。
闽江学院教授林秀玉认为,此次活动的主题值得关注。福州将举办44届世界遗产大会,希望有更多社会力量能提前热身、投入,助力福州市重大的文化活动中去。(完)
【编辑:孙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