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餐用“平板”,送餐用“高铁”! 绍兴姐弟开了家小吃潮店

2020-11-17 14:39:20 作者: 点餐用“平板

“妈妈的味道”

成为招牌菜

店里有一道菜叫做“阿五酱缸肉饭”。这道菜是店里的招牌菜之一,深受食客们的欢迎。

“阿五”不是别人,正是高先生和高女士的母亲。高先生说,自己共有8个兄弟姐妹,从小过着贫苦的生活。为了给生活多一点滋味,每年的梅雨季节,母亲都会亲自制作豆酱。母亲利用梅雨季节独特的空气湿度来发酵豆子,直到三伏天时,将其晒成酱饼。制酱的手艺是外婆教给她的,母亲又将这老手艺传承给了高先生和高女士。

如今,母亲已经不在了,但每年做豆酱的传统依然在延续。每年5月开始,高女士和高先生都会忙活着做豆酱、晒酱饼。用这样的豆酱制成的“酱缸肉饭”,成为了深受食客喜爱的“下饭利器”。

店里还有一道招牌菜是“笋干菜味豆腐”,这也是一道传承“老手艺”做的菜。虽然菜名全是素的,但是食客却能吃出肉香味。这是因为每次大厨在做笋干菜蒸五花肉的时候,都会多放些笋干菜,多出来的笋干菜则用来做笋干菜味豆腐。

笋干菜也是该店的一大特色配料。每年3月是春笋上市的季节,高先生负责去购买大量鲜嫩的春笋,而高女士和高先生的妻子则负责制作笋干菜。用精心制成的笋干菜做出来的笋干菜蒸五花肉,既有五花肉蒸出油花后的香味,又有笋干菜的鲜味,吸引了不少食客前来品尝。

想把小吃店

开遍大江南北

“老手艺”不能丢,创新菜品也很丰富。在这家小吃店,高先生自创了一种主食小吃,取名“鹅吱吱”。这其实是一种油炸春卷,做法是春卷皮里包着鹅肉和拌好的酱肉饭,再用油煎炸。高先生打算等生意再红火一些时,在店内设置一个外带区域,专门卖可以打包带走的小吃。

除了钻研嵊州特色菜,高先生还给店里添加了一些非传统嵊州美食的创新菜,比如芋艿炖大鹅、大鹅炖年糕等一些含有鹅肉的餐品。这些餐品的存在,是因为高先生喜欢吃鹅肉,店里的大厨擅长做鹅肉,加上高先生有朋友在养殖高品质的大鹅,可以为他提供鹅肉。

虽然姐弟俩的店才刚刚起步,但高先生心中早已构思了一个嵊州小吃餐饮店的新模式。他说,他的梦想是在打造一家小而精的嵊州小吃店的基础上,让店铺开遍大江南北。(见习记者 俞佳倩)

信息来源:绍兴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