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火爆却依然濒危 百戏盛典给这两个剧种带来一缕曙光

2020-11-17 14:40:45 作者: 民间火爆却依

八岔戏《卖绒线》(拍摄者:毛宇龙)

11月8日中午一点,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镇金华村近700平米的田园乡村大讲堂里座无虚席,戏曲百戏盛典陕西折子戏专场演出正在这里进行。当天,由安康市大河镇仁海戏曲班社带来的八岔戏《卖绒线》和大筒子《天仙配》压轴出场,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细腻缠绵的音乐、柔和圆润的唱腔赢得了满堂喝彩。“演出太精彩了,这种独具特色的地方戏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唱了十多年锡剧的金华村村民朱桂荣说。

与舞台上的光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两个地方剧种的发展情况早已不容乐观。“八岔戏、大筒子常常是同台演出的,一个班社,要传承两个戏,压力实在太大,如果再不扶持,八岔戏、大筒子就真的走不了多远了。”今年56岁的大河镇仁海戏曲班社团长陈仁海说。

但这次来昆山进行百戏盛典展演,陈仁海又看到了一缕曙光。

大筒子《天仙配》(拍摄者:毛宇龙)

十几个班社,每年近300场演出

八岔戏、大筒子在民间依然大受欢迎

皮肤黑黑的,头发有些蓬松,但眼睛却炯炯有神,过去在煤矿上干了整整十年的陈仁海怎么看都像个普通人,可一旦画上戏妆,穿上行头,亮起嗓子,陈仁海立刻又像变了个人似的,唱腔清脆,动作利索,他怎么看都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曲艺人,在陈仁海的脑子里,装着的是八岔戏、大筒子剧种共几十万字的70多个经典剧目。

今年六月份,陈仁海接到了前来昆山进行百戏盛典展演的通知时,他高兴得一宿未眠,唱了30多年戏,终于可以让八岔戏和大筒子走向国家大舞台,机会难得。

但同时,陈仁海又有些犯愁,来昆山演两个戏最少也得找十几名演员才行,虽然安康市有十几个八岔戏、大筒子班子,但他们戏约很多,唱一场戏,少则两三千,多则七八千,来百戏盛典演出的话,要花很多时间排练,而且来回演出路上也要花费不少时间,这样会耽搁他们演出挣钱。

在安康,八岔戏、大筒子演员们之所以这么忙,是因为几十年来,这两个同台演出的剧种一直深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

198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当时的八岔戏、大筒子传人李以森带着班子到大河镇蒋家湾村演出,那一年,才19岁陈仁海第一次看到了八岔戏和大筒子,当时就对这两个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演出完毕后,陈仁海来到了后台,并结识了李以森,三年后,陈仁海不仅成为了李以森的徒弟,也因戏结缘,成为了李家的女婿。

从1986年开始,一直到1995年,这十年是八岔戏和大筒子最红火的时候,那时候,陈仁海跟着岳父的剧团,每天都在外面演出,安康的老百姓都喜欢看八岔戏和大筒子。

尤其是有红白喜事,或者老人家做寿的时候,一定要请班社去演出,在乡间田坎上,搭几根木头就做成了简易戏台,方圆二十里的人都会来看戏,演员们一个本子接一个本子的唱,常常一唱就是一个通宵,台下上千人热情地欢呼鼓掌,一直持续到天亮。

但由于唱戏收入低,1995年,陈仁海带着妻子外出务工,在煤矿上,一干就是整整十年,从光鲜的舞台上来到了黑漆漆的矿井里,郁郁不得志的陈仁海一度心情极为低落,但为了养家糊口,他只能暂时放弃唱戏。

直到2005年,他87岁的老岳父李以森病重,他回到了安康,几个月后,李以森便过世了,在弥留之际,他交代陈仁海,希望能把八岔戏和大筒子发扬光大。

岳父过世后,陈仁海一下子觉得身上的担子重了,他决定从岳父手中的“接棒”,很快,陈仁海就重回舞台,虽然已经十年不唱戏,但八岔戏、大筒子的剧目依然刻在他的脑海里。

离开戏台十年后,陈仁海有些担忧,因为那时互联网已经兴起,家家户户都已经有了电视机,陈仁海原以为八岔戏、大筒子的受欢迎程度一定会大不如前,但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

虽然观众相对来说少一些了,但安康老百姓对这两个戏依旧十分热爱,陈仁海刚回归戏台时,整个安康才一个八岔戏、大筒子班社,但十几年来,班社已经发展到了十几个,一年下来,整个安康,要唱近300场八岔戏、大筒子。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