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赔本赚吆喝的项目,他如何做得风生水起?

2020-11-17 22:36:49 作者: 看似赔本赚吆

1988年,本科毕业的姚小青被分配到了天津市第三医院,如愿地成为了一名医生。

从医八年的时间里,姚小青感到药品升级换代的缓慢。“看着病人离去,内心有种无力感。”姚小青在行医过程中,曾几次感到力不从心。

也正是从那时候起,姚小青心里就萌生了一个想法:推动药品的升级换代,让临床能多一些疗效好的药。

接手“烂摊子”

1996年,姚小青凭借着一股子冲劲儿下海创业了。当了8年医生的他,面临人生的一个重大考验,那就是接手濒临破产的红日制药厂。说起当时企业的情景,姚小青至今仍历历在目。那时,厂区已经停产了,玻璃都碎了。地上反碱,地砖也被蚕食掉了。姚小青看到这些,产生了先让这个小药厂活下来的想法。于是,他东拼西凑,借来了120万元作为注册资本金,收购了红日制药厂。

从做医生到打理药厂,姚小青面临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换职业。“压力比较大的是创业失败怎么办?”姚小青说,庆幸的是,在决心下海的时候赶上了鼓励创业的好政策。

当时的姚小青不做医生也可以有很多种选择,但他却执着的收购了已经处于亏损状态的红日制药厂。因为,那里曾经是他小时候玩耍的地方,姚小青84岁的母亲在红日制药厂干了大半辈子,是当年水针车间灌装生产线上的一名员工。

儿时如火如荼的药厂突然变得破败不堪,这让姚小青很难接受。于是,他主动找到了药厂负责人了解情况,被告知经营不下去的原因是产品老化单一。

姚小青还记得母亲退休时,厂里还有140多个军属,当他准备接手厂子的时候,只剩下了32个职工。这32个职工当时已经没工资拿了。

接下了红日制药厂,表面上看,姚小青成了企业负责人,可实际上他又要盯生产,还要跑销售。医生下海,从零起步,姚小青一路走来,是一边上当吃苦,一边成长的。

姚小青在生产线上

好在对于药品这块,姚小青有专业基础,因此,他用了差不多半年时间让药厂扭亏为盈了,并且一步步走向了正轨。可是好景不长,2001年,对于红日药业来说是一个严冬。当时,药厂主营产品从16.9元一支降到了2.5元一支。“整个企业就马上进入亏损,负债达到了6000万。”姚小青回忆道。

姚小青在实验室

为了节约成本,姚小青不敢烧暖气,他裹着军大衣在厂里想办法。到底怎么才能让企业生存下去,姚小青陷入了苦苦的思考。刚好这时候,姚小青在1998年接手的一个产品问世了。帮助姚小青把现金流打开的正是这个产品,它让企业进出相抵了。

2005年,红日实现利润400多万元,到2008年的时候,企业的净利润已超过6000万元。在当时全国6000多家制药企业中,红日进入国内制药领域的“第一梯队”。这样的业绩让姚小青感到振奋,2016年年底,他开始琢磨如何利用红日的优势帮助贫困地区摆脱困境,并先后在甘肃、湖北、河南等地进行产业帮扶。

要帮助当地贫困户自己造血,设想的是好,可真到实际操作起来,哪那么容易?一开始农户并不认同品质背后严格的管理标准,姚小青的第一步走的很艰难。

为了打消贫困地区的顾虑,姚小青决定在当地建厂。与此同时,姚小青还决定打造一套具有造血机能的产业链条。

尽管,姚小青的这一做法打动了当地药农,但真正实施起来,遇到的阻力可不小。双方在合约上的磨合,是实施扶贫计划中姚小青他们面临的最大难题。为了加快扶贫项目的发展速度,让当地群众尽快提高收入,企业产业尽快从中受益,姚小青加大人力派驻到当地做农户思想工作。

作为企业家,姚小青无形中增加了大量成本投入,这样的决定看起来明显不符合常规操作。可姚小青却不这样认为,他说:“这是一个双赢的选择。”从田间直接到车间,减少了运输的成本,还能就近解决贫困户的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