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 | 强制报告牵出监护侵害案件,江苏检察公开听证修复亲情裂痕

2020-11-22 20:36:00 作者: 新华社 |

听证会现场也变成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考虑到小宁八岁前跟随爷爷奶奶生活,与父母共同居住时间不长,家庭成员之间缺乏良性沟通,为了孩子将来的成长,听证员也对后续的教育方式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无锡市人民监督员徐露莺老师表示,“我是一名人民监督员,也是一名人民教师。八岁是孩子性格养成的重要阶段,所以小宁对父母的情感是有缺失的,今后家长要多创造亲子相处时光,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爱好,看到孩子的优点,多鼓励少批评。”

区妇联周烨建议:“孩子如果对家长出言不逊,可以及时提醒制止,但要注意方式方法,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再与孩子冷静沟通。”

一份不起诉决定

修复亲情裂痕

检察机关经审查,综合各方意见,认为王军的行为涉嫌过失致人重伤罪,但犯罪情节轻微,具有自首、刑事和解等情节,且认罪认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本着儿童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决定对其不起诉。

为了能让王军对自己的行为有更深刻的认识,10月29日下午,新吴区院举行不起诉宣告及训诫仪式。除了《不起诉决定书》,王军和张梅还收到一份沉甸甸的训诫词,承办检察官对他们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教育要注意方式方法,冷静处理家庭问题,创造温馨家庭氛围;二是要关注子女的身心健康,积极修复家庭关系,促进家庭良性沟通;三是了解子女兴趣爱好,积极建立情感联系,将爱宣之于口、付之于行。

“感谢检察官多给我一次机会,感谢各位老师对我们家庭的关心帮助,我一定接受这些建议,今后在教育孩子时注意方式方法,也在帮教老师的引导下改善家庭氛围,真正地让孩子原谅自己、依靠自己,成为他的避风港。”王军感慨地说。

“不起诉决定做出了,帮教工作不能停。检察机关将继续联合社会力量,对小宁家庭关注、监督,力争通过这样一个案件,修复一段亲情,帮扶一个家庭。也提醒广大父母,不能‘以爱之名’伤害孩子,要共同携手,保护‘少年的你’”。新吴区检察院负责人丁宏伟表示。

亲子情感需要正向表达

“虎妈猫爸”要不得

不起诉决定作出了,帮教工作仍在继续。回忆近半年来的帮教工作,承办检察官陆甜甜、帮教社工田文静等人均感慨万千。

“这个家庭具有一定代表性,能给不少家庭的教育方式带来启示。”陆甜甜说,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将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孩子“好坏”的标准,作风简单粗暴,动辄打骂,家庭关系剑拔弩张,反而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清官难断家务事,对小宁一家的帮教并不顺遂,一路遭遇难题。儿子小宁和母亲张梅一度对帮教工作充满排斥,经过数次心理咨询后,小宁敞开心扉,说小时候很喜欢父母,可长大后发现与父母沟通吃力。他们不听解释,母亲是一家之主,连衣服都不给他自己挑选,什么事情都要管,而且不允许他顶嘴。父亲虽然亲近,可常责备他,有时说话很伤人自尊。父母吵架从不避着他,几乎都是为了他的学习争吵,小宁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能让父母满意,为此很烦恼,也羡慕别人家其乐融融的样子。

在帮教社工田文静看来,小宁家是“虎妈猫爸”模式,妈妈很强势,爸爸缺少一定担当。“这是一个指责型家庭,父母子女之间一味互相指责,看不到对方的优点,放大对方的缺点,都觉得自己委屈。”尽管彼此是最亲的人,但他们没有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感情。田文静认为,即使是亲子关系,指责型沟通也会让人误解、让人想逃离,爱需要正向表达出来。希望通过这段经历,让这个家庭每位成员转变态度,优化互动模式。

最新一次走访中,检察官发现随着家庭氛围改善,小宁变得乖巧懂事,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亲职教育引导家长正确监护

让问题父母“回炉”

亲职教育,是指检察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发现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存在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履职不当、不力等情形,责令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接受一定时间的家庭教育辅导,督促和引导其正确履行监护职责。今年4月,江苏省检察院和省妇联下发《关于联合开展亲职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对通过案件发现的失职父母们,要求接受国家强制力和社会力量合力推动的“回炉”再造,实现从不合格家长到合格家长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