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号”就位,记者提前探访世界一流现代化新型航天发射场

2020-11-22 20:36:53 作者: “嫦娥五号”

活动发射平台国内三“最”

从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到发射塔架,还有3公里左右的铁轨。大火箭能够顺利转运到发射工位,靠的是活动发射平台。

记者远远看到,这个活动发射平台高近70米,相当于24层楼的高度。

据发射场活动发射平台负责人于保强介绍,这个台体表面面积达600多平方米,相当于一个半篮球场,整个平台自重近2000吨,是目前我国规模和承载能力最大的发射平台。集成度最高,平台系统最复杂,集成了机械、电控、液压、驱动控制、环境监测、视频监视、加注、供气等系统于一体,而且首次设置了脐带塔、摆杆、前置设备工作间、尾端服务塔、加注管路、供气管路、喷水管路等多项设备,是机、电、液、气一体化大型综合性发射平台。如此一来,火箭在发射塔的准备流程可以成倍缩短。

另外,该平台技术最为先进,表面有12根像柱子一样的支撑装置,可以让火箭“坐”得又直又稳,像这样的新技术还有十几项,平台的先进性遥遥领先于国内已有的发射平台。

“火箭发射时两侧腾起的大量‘白烟’,其实是水气。”于保强说,在两座发射塔架上,各有一座能够容纳600吨水的水箱,在火箭飞到5米高后,向箭体尾部的火焰中心喷水降温降噪,这些水会在瞬间被汽化,远远看去,很像“白烟”。

发射场安全环保自主可控

生态环保,安全可靠,是文昌发射场的一大特点。

外人很难想象,在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和发射塔之间,还有一片滨海湿地。

“我2011年来的时候,好多地方都是泥路,我们在场区内种植了大量的椰树、霸王棕。”发射场勤务系统指挥员郭策告诉记者,发射场在建设中,一直保护着被称为“地球之肾”的这片湿地,它的存在,还可以降低台风与海啸的影响。每年冬天,大量的水鸟会飞到这里越冬。现代化的发射塔和南飞的候鸟,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生态环保,不只是体现外部环境上。

“如今大火箭全面采用液氢、液氧、航天煤油等无毒无污染新型推进剂,使航天发射场与优美的生态环境相互映衬。”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有关负责人介绍,针对海南地区高温高湿高盐雾、强降雨强台风强雷暴等海洋气候条件,发射场攻克了地基止水、建筑抗风、防腐防雷等一系列工程施工技术难题,采用“新三垂一远”测试发射模式,成为集科技、生态、环保、人文于一体的世界一流现代化新型航天发射场。

上述人员介绍,发射场在建设过程中,运用国产软硬件开发平台、一体化试验任务组织指挥平台和自动化运行测试的发射场运行管理系统,核心部件都是中国制造。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研发,形成自主可控的软硬件体系。这套系统也经过长期火箭飞行的考验,整个系统运行是稳定的。

夜已深,发射场灯火通明,那是文昌航天人又在通宵达旦地奋战。那曾划过南海苍穹的火箭,虽未留下任何痕迹,但过去的骄人成绩,却仍历历在目。

远古时期,中国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浩瀚的宇宙,寄托了人类数千年的梦想,人类探索太空的脚步从未停止过。

而中国文昌航天城,未来或许成为载你遨游太空的梦想成真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