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青年巴桐,成了上海交响乐团的“住团”艺术家

2020-11-23 14:40:30 作者: “斜杠”青年

“劳模”、 “斜杠”青年、“住团”艺术家……在上海交响乐团,像巴桐这样拥有如此多正能量外号的人不多。

11月22日,上海交响乐团在驻团指挥家张洁敏带领下,上演了欣德米特和贝多芬的跨世纪对话——欣德米特的中提琴协奏曲《天鹅转子》由中提琴首席巴桐担纲独奏,贝多芬《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则由柳鸣出任乐队首席。

作为上交“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耀眼之星,两位年轻艺术家正在被越来越多乐迷熟知。其中,巴桐更是频频出现在上交不同的品牌项目中,是当之无愧的“劳模”。

9月至今,她已经参加大乐队、室内乐、国内巡演、音乐党课等各类演出19场,身份多元的她俨然“斜杠”青年。此外,她还是上海乐队学院的老师,备课、上课,加上排练、演出,同事几乎天天都能见到她,于是送她“住团”艺术家的称号。

演出现场

独挑大梁,独奏中提琴经典之作

这场音乐会原定曲目是沃尔顿的作品,因疫情影响,国外的版权所属出版社停业,无法提供乐谱,改成了欣德米特的中提琴协奏曲。欣德米特来自德国,是中提琴家、作曲家、教育家,与中国也极有渊源,培养了谭小麟、黄飞立两位中国作曲家。

欣德米特自幼对德国民歌着迷,小时候得到过一本《全德意志民歌集》,从中选用过无数曲调。《天鹅转子》以四首中世纪民间曲调为基础,都出自这部民歌集。

巴桐

“天鹅转子”原指中世纪厨房里负责转动烤肉叉上的天鹅(和其他野味)的助手,但在协奏曲中,它更接近于中世纪流浪艺人演奏的手摇风琴上天鹅颈形状的手柄。

“这部作品更能展现中提琴的技巧,第二乐章尤其好听。他的作品,你会觉得有那么一两句旋律非常好听,但他不会像浪漫派作曲家如勃拉姆斯,一接一句不停写下去,而是马上转掉和声,让你意犹未尽。”

巴桐说,欣德米特本人就是中提琴家,《天鹅转子》就是他首演的,“他知道技术上中提琴可以达到怎样的高度,所以他的作品很难演,比如速度、和弦双音都要求演奏者有很高的技术水准。”

“后疫情时代,年轻艺术家们给我们的惊喜一波又一波!”现场听完欣德米特和贝多芬,上交团长周平感觉自己因工作紧张的神经瞬间得到按摩,从心底说了一声“Bravo!”

提及为什么给年轻人舞台,她说,“我们有很多优秀的青年才俊,他们需要舞台来锻炼成长。疫情也向大家展示了中国年轻一代音乐家的力量,他们代表着中国音乐的未来。给这些青年人才机会,也是给上交机会,给我们的音乐未来机会。”

转换身份,在不同演出游刃有余

独奏、室内乐、大乐队,巴桐频繁在这些不同的演出类别里转换身份,感受上有什么不同呢?

“独奏更展示自己的个性和音乐理解,准备也要更充分;室内乐对配合度要求最高,你不能由着性子展示自己;在乐队中演奏则要收起锋芒和个性,乐队是一个整体,要照顾整体的最终效果,我们团的曲目库非常庞大,很多作品已经演过,所以相对驾轻就熟一些。”

巴桐说,乐队演出因为很多作品都演过,所以准备时间少一些,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她放在研究独奏上,有时想换换脑,她会转到室内乐的作品上。

在上海乐队学院当老师,巴桐认为,上课也是一种教学相长,“不同的学生演奏或者上乐队片段的时候,碰到的技术问题也是不同的,老师在发现问题、指出问题,因材施教提出不同解决方案的时候,对自己也是一个提升。”

为了平衡身份,巴桐会充分利用碎片时间。

她的先生时震宇也是上交的小提琴演奏家,“他开车时,我就在车上查一些资料。”从生活到工作,时震宇给了巴桐很多照顾,“他会帮我做音乐会前的准备工作,一起研究弓法,帮我一个音一个音地对。甚至我这次的演出服,都是他提前去店里踩点,看好了,再让我去看,我就可以有更多时间来练琴。有时候想刷会儿手机,他也会提醒,该练琴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