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两万步、通勤3小时,换上“蓝马甲”的退休族有够拼

2020-11-29 16:37:38 作者: 日行两万步、

现代快报讯"大国点名,没你不行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开始以来,南京各小区里出现许多 "蓝马甲 "。从摸底到正式登记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他们不分昼夜地忙碌着。在这群 "蓝马甲 "中,有退休后才初次参与普查的 "萌新 ",用笔纸提前记下居民的住所变化;也有历经数次普查的职场老将,用人生经历记载人口普查工作的发展变迁 ……

一户跑了五六趟,退休党员志愿者日行两万步

△夏桂平的 "蓝马甲 "

"您住哪儿啊?哪一栋,哪一户,快回家准备好户口本和身份证,我们马上就来!" 走进南京市栖霞区尧化街道尧新社区金尧山庄,远远的就能看见一个身着蓝马甲的身影,这就是 56 岁的退休党员夏桂平。

2014 年从企业退休后,闲不下来的夏阿姨开始了忙碌的社区党员义工工作。11 月 1 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标准时点刚过,夏阿姨就开始了新的忙碌,全程陪跑。

"我们社区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年轻小姑娘,晚上让她们一个人出门总归是有点不放心。" 夏桂平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尧新社区的人口普查小队两人一组,每组要负责好几栋楼,仅夏阿姨负责的就有 4 栋楼,共计 300 多户居民。" 每一户我们都要上门普查,白天家里没人,我们晚上再去,有的要跑五六趟呢。"

"下午 5 点半到晚上 10 点,是我们工作量最大的时候,我跑几遍,夏阿姨就跑几遍。" 和夏阿姨搭档的是尧新社区主任助理罗婷,说起夏阿姨,罗婷竖起了大拇指。" 我们小区每栋楼都有两到三个单元,每个单元又有 8 层楼,我们年轻人都感觉每天跑得腿僵了,夏阿姨却从不喊累。"

其实,在 11 月 1 日人口普查标准时点前,尧化街道尧新社区已经完成了一遍全社区的摸底预跑。蓝马甲、工作证、手电筒、黑色签字笔 …… 这些从 10 月 10 日晚就成了夏桂平的随身之物。打开微信运动,现代快报记者发现,人口普查摸底工作启动后,夏阿姨每天的运动量都超过了两万步。" 退休不褪色,这都是我作为党员应该做的,也要让我们发挥点余热嘛!" 夏桂平说。

"夏送清凉 "巧记空挂户新址,65 岁老人把准备落在笔头上

△徐永发正在登记信息

徐永发今年 65 岁,在下关街道商埠街社区生活了 50 多年。6 年前由于拆迁安置,他把家搬到了迈皋桥,但户口还依然落在社区里。" 和这里有感情了,总觉着户口在这,就还是这里的一分子,也有个回来看看的理由。"

退休后的徐永发,坚持在社区做一些志愿服务工作,每年的夏送清凉物品也都是由他帮忙通知、发放的。今年夏天,徐永发从社区得知下半年要人口普查的消息,就未雨绸缪,提前做起普查前的准备工作,他在夏送清凉签收本上增加了 "现住址 "一栏。" 退休职工里很多都是户在人不在的拆迁户,把现住址登记上,他们的去向就清楚了,等到普查时,社区也能减少些工作量。"

△工作中的米占奎

在商埠街社区,仅拆迁空挂户就有 2900 多人、新交付小区住房近 6000 套,仅靠社区里的 5 名社工进行人口普查远远不够。徐永发提出由他和志愿者米占奎一起,承担社区空挂户普查工作的想法。

早上 7 点出门、转两趟公交,加上等车的时间,光是往返路社区就要花上 3 小时。挨家挨户打电话、填写人户分离台账,等到徐永发回家时,已是晚上九十点钟了。" 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能在退休后赶上也不容易,趁现在身体还不错,能为社区做些事情也算发挥余热了。" 徐永发说。

从手绘地图到电子登记,3 届 "人普老将 "再出征

△滕春翠上门登记

建邺区南苑街道泰山路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滕春翠今年 51 岁,是一个有着 3 次人口普查经验的老将 , 今年是她第四次参与人口普查。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参与人口普查,她依然历历在目。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