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工作进入长表登记阶段,有10%被抽中的“幸运户”参与长表填报工作。普查员们是如何开展普查工作的?近日,记者深入多个社区进行探访。
精细网格
普查员心里有数
茶马南街社区有5个小区,3000多户居民,出租户比较多。普查指导员告诉记者,此次普查入户可能会多达三次以上,包括前期的摸底、短表登记,有些被抽中的住户还要再接受一次长表登记。
近日,普查指导员在茶马南街社区进行登记时,正赶上两位女士在收拾行李。“我们今天就搬走,而且户口也不在这儿,不能到了新住址再登记吗?”两位女士很是不解。普查指导员向她们解释,普查工作从11月1日零点正式开始,只要这一时间还居住在社区,就需要进行信息登记。“您这种情况也属于人户分离,户口所在地也会统计您的信息,不过你们放心,最终信息会进行比对剔重。”普查员进一步解释说。
普查员告诉记者,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开展以来,精细化网格管理和普查指导员配合的模式,有效地帮助了普查员开展登记工作。
社区的工作细分到“人”,每一位社工认领两栋单元楼,居民家遇到难题都会来找负责自己楼的社工,通过平时的积累,社工们对楼内的居民都有一定的了解。“我们知道哪些居民搬走了,也都留着联系方式,所以即使是人户分离的情况,也比较容易联系。谁家没住人、谁家房子租出去了、各家几口人,早在人口普查工作开始之前,我们心里就已经有数了。”
李女士今年年近七十,依然热心地帮助普查员开展工作。她楼上的邻居被抽到了长表登记,但普查指导员连续去了三次家里都没有人。一天,李女士突然听见楼上的门响了,外套都没来得及穿就冲上楼去,告诉邻居要进行长表登记,又帮忙联系普查指导员,登记工作顺利完成。
社工精细网格化管理能掌握楼内居民的整体情况,普查指导员能了解楼内的及时变化,两者配合,社区的普查工作找到了突破口。
(普查指导员走进居民家中,进行长表登记。)
不漏一人
两区交界的车间宿舍也得查
“同一座建筑,一半在丰台,一半在西城,这成了普查的难点!”莲花河社区书记刘巨芬告诉记者,他们社区位于西城、海淀、丰台三区交界处,紧邻北京西站,建筑物情况复杂,商务楼宇和辖区单位较多。
在前期建筑物标绘时,社区工作人员发现一座建筑物位于丰台和西城的交界处,一半在北京西站内,另一半却划归莲花河社区。在党建引领的支持下,社区很快了解到这栋建筑为北京西站的行李装卸车间,划归莲花河社区的这一半恰好是车间的职工宿舍,从而明确了社区需对职工宿舍内的人员进行普查登记。“只有标绘准确,才能保证普查工作‘不漏一人’。”
“普查前期的建筑物标绘工作不仅要明确社区内哪些位置存在建筑物,还要明晰建筑物的结构和用途,以及是否有人居住。”刘巨芬告诉记者,这些工作必须要进入建筑物内才能完成。为此,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利用党建协调委员会的良好共建基础,协调辖区单位积极发挥作用。成员单位基层党组织派专人配合普查指导员进行实地探查,主动提供单位管辖范围内人员居住情况以及集体户人员的相关信息,在绘图、摸底、入户、填表等各项工作中发挥了协调沟通和支撑作用。
刘巨芬说,党建引领架起社区与商务楼宇、辖区单位的沟通桥梁,让普查工作少走了不少弯路。
(普查员查看电表,判断房屋是否长期空置。)
择时入户
看灯亮再登门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与以往最大的不同点之一就是开通了自主填报通道,居民真正参与到“大国点名”中来。但进入长表填报阶段后,由于长表填报情况较为复杂,这一阶段的填报工作全部由普查指导员入户完成。
“一般上班的年轻人白天都不在家,晚上入户的‘成功率’比较大。”入冬后的夜晚天气寒冷,白纸坊街道右内西街社区的普查指导员穿好普查专用服装,带好普查设备,开始长表填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