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恒美花都杯”全国书法大展开幕

2020-12-01 10:40:42 作者: 首届“中国恒

剪彩仪式

当天下午13点30分,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美术观察》杂志社主办,北兰亭、恒都美业集团承办的“中国书法当代发展与未来展望”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恒美国际花都艺术馆举办。与会专家围绕当代书法理论发展、书法创作技法与文化表达、书法研究方法、不同书体的创作现状与未来走向、书法审美的多元、中国书法的国际视野、书法创作与评审机制、书法与文化产业等议题进行热烈讨论。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美术观察》杂志主编牛克诚致辞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美术观察》杂志主编牛克诚在研讨会致辞中,从主办地花乡的“花”的生长环境出发,引出此次大会的议题的出发点,即中国书法从农业文明诞生地,进入到工业文明、都市文明、城市文明以及信息文明之后,面临的生长环境,书法面临的挑战:一是当下书写和欣赏的群众基础变化,二是现代展览环境之下,强化视觉而缺失书写的内在精神涵养。三是我们的视觉感受在新的图像来源中被重新塑造。

中央美术学院邱振中教授以为“对当代书法的一种评价”为题,提出如果对传统认识不能达到深刻的地步,继而发展出一套对当今书法的科学评价体系,我们这个时代即使出了一部崭新意义的作品,我们恐怕也认识不到。而这一切都将取决于书法的理论创新。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任平以“心智塑造与书法创作”为题,强调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加强自己的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加强对社会、对自然的认识,都应该成为我们现在开展书法创作当中的心智塑造的重要的部分。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洪彪从“书法大赛评选机制的思考”的角度,提出民间的、社会的评审在看书写者基本功的基础上,更看重作者的创造与想象力。

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副主任,荣宝斋艺术总监张旭光以“中国草书的三次革命及其思考”为题,列举了王羲之、王献之、徐渭三人对中国草书发展的三次革新,以西方的印象派与中国草书比较,指出印象派绘画与草书的通感,皆是只对情感负责等观点。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刘宗超以“经典意识与现代进程”为题,对书法现代创变的问题情境,书法创变的“现代性”的表现,经典意识与现代进程的转向三个问题进行梳理与分析。

《中国书法》杂志社长主编朱培尔提出“书法的发展,有待于审美能力的提升”观点。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书法研究室主任陆明君认为:书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认真思考这几个方面:一是对书法艺术的本体问题及本质性的认识有待于提高;二是人文精神的回归依然任重道远;三是当代书法精神的追寻与正大气象的呼唤。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王厚祥,以古今书家对比研究,指出古今书法区别的最大是技术层面,而不是字外功。字外功不止在于文学功底、诗词等观点。

荣宝斋书法院院长王登科以“当代性:书法传统的消解及其意义”为题,指出中国文字的演变书写去繁就简的历史,以及宋代文化是“世俗化”的重要特征。

《中华书画家》副总编辑、中国书协理事张公者指出:风格是艺术史衡量与取舍艺术家与及其作品的第一标准。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叶培贵围绕“意义”与“可能”,提出书法离不开生活、历史和生活,对于书法艺术的创造和创新提供的赞助等观点。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系教授李洪智提出以“古不乖时,未来可期”的态度,面对当代的书法现状以及未来。

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创作部主任陈海良提出“审美缺失与观念误区”,指出书写的不真实、创造力不足,是当今书法的主要问题。

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学术部主任肖文飞以“书法审视的当代变化”为题,从当代与传统书法的对比分析入手,提出书法在当代对我们书法家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要从宏大的立场上对书法艺术进行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