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阳光,自强不息——记身残志坚的刘立万

2020-12-05 23:17:48 作者: 心有阳光,自

11月24日至27日,丘北县融媒体中心组队参加了文山州第二期“走进七县(市)·寻找新时代西畴精神”集中采访竞赛活动。在马关县的采访中,一位名叫刘立万的重度残疾人不等、不靠、不埋怨,虽然做农活依靠爬行和坐着,但生活中始终保持着一种撼动人心的“挺立”姿态,与同是身体残疾的妻子用勤劳的双手破除了贫困。

11月26日上午,记者来到距马关县城30余公里的大栗树乡乌木村,见到了刚从外面做活计归家的刘立万和妻子,令人动容的是,进入家门这一普通之举,刘立万是用双手支撑着艰难爬行完成的。之后进一步的采访,这个有着5口人且有3人残疾的特殊家庭所具有的身残志坚的可贵品性,深深触动了记者的心灵。

心有阳光,自强自立

1981年出生的刘立万自小就患有小儿麻痹症,与周围健康的伙伴相比,他生活中的一切事务都变得无比困难,但是双腿无法行走的他没有悲观厌世、怨天尤人,也没有因为自己身体的残疾羞于见人,而是依靠自己的双手支撑,或爬或坐,艰辛而满怀希望地寻觅着心中的那一束光。

成年后的刘立万,双腿已经完全丧失行走能力,由于长年靠双手爬行,他的手上布满了伤痕和老茧。2016年,刘立万家因为缺少劳力整户被纳入建档立卡户,享受着国家低保的他常说:“国家的政策很好,给了我们低保,但总不能指望着低保过日子,我还有一双手,只要不懒,日子总会越过越好。”他不想因为自己身体残疾拖累了家庭,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减轻家里的负担,更希望用自己的努力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

在成家前,他当过学徒,学过电焊,学成之后在自家家门口开了一个电焊小店,村里邻居有需要焊接的东西,首先想到的都是刘立万,但因为身体的原因限制了他电焊的业务范围。为增加收入,他又在自己的电焊小店中开起了小卖部,但村里的客源比较固定,消费能力比较低,刘立万又想方设法七拼八凑买了一辆二手三轮车,骑着三轮车开始赶起了集市,卖起杂货、蔬菜。“刘立万家的情况全村人都知道,他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他们一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如果我们有谁的身体像他一样,怕是不会有他这种乐观努力生活的态度。”村长袁国建感叹地评价道。

苦干巧干,心向脱贫

面对自身残疾和生活困境,刘立万凭着一股子韧劲求生存、求脱贫、求发展,身体的残疾没有磨灭他对生活的信心,别人用脚走路,他用手行走,别人站着干活,他跪着种地,身体的原因让他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在学习电焊过程中,村里没有干这行当的师傅,他就自己到八寨电焊店去看,在旁边看别人怎么焊接操作,回家后自己摸索着学习,通过别人难以想象的磨炼,他学会了电焊这门手艺。“我的电焊技术,还在文山州的第三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中拿得了第三名。”刘立万自豪地说。

在刘立万赶集的那几年中,每次需要到文山采购货物时,他都是在天刚亮就出门,别人只用2个小时就能到文山,他需要自己骑着三轮车慢行6个多小时,再花上3个小时采购货物,回到家中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

虽然身体有残疾,但老实本分、苦干实干的刘立万吸引了八寨镇茅草寨村女子陶国琼的注意。在和陶国琼结婚后,为了担起家庭这份责任,夫妻俩在健康农场种植了香蕉,每到香蕉成熟上市,刘立万都会骑着家中的三轮摩托车,带上妻子和儿子,一同到地里采摘香蕉拿到集市上卖。因为身体的原因,别人只要1个小时的车程,刘立万一家需要花费5个小时才能到达香蕉地里,往往天蒙蒙亮出发,到香蕉地已经是中午。虽然家庭困难,但刘立万一家人并没有因此怨天尤人,反而更加积极乐观地投入到生产生活中。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