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花鸟画大家彭述超书画展在京展出

2020-12-06 11:23:29 作者: 著名花鸟画大

江浙是我国花鸟画家的摇篮,彭述超先生本是山东菏泽人,但自从就读中国美术学院花鸟高研班之后,就为江南的风情物韵所迷恋。其所作花鸟画,皆从江南自然美景中来,倾注着他对江南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尤其是近年所做艺术风格更加成熟清晰,并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海派花鸟的艺术面貌。

“海派”又称“海上画派”属于国画流派。画品风格雅俗共赏,色彩鲜明,风格趋向民俗性。海派的画风接近职业性、专业性,并且颇有现实性的题材,包括传统人文精神的形式,诸如吉祥意义、道德品评、祈求理想等,甚至偏向具有“情绪”性的创作。

数十年如一日,在中国国画地苦心修炼,辛勤耕耘。彭述超先生善于观察和写意,每年的谷雨前后,老家的牡丹争奇斗艳,这个季节也是他最忙的时候,往往是宵衣旰食,夜以继日,不停地白天观察写生,晚上创作绘画。所绘花鸟造型准确,构图丰富,形神兼备,用色清新淡雅,笔法健朗,意蕴典雅,神采飘逸,雅俗共赏。深受专家和藏家的欣赏,其作品频频在各项国展中获奖,并被海内外友人及藏家竞相收藏,被各大博物馆收藏。

“追求心灵与自然物象适然契合的自由境界”是彭述超先生作品突出的艺术主旨,描绘着他对艺术理解的印记。他对于传统的艺术语言有着十分深刻而睿智的领悟,却又不被程式化的观念所束缚。他不仅勤于精研传统更博采众长,将自身的感悟大胆的融汇在其作品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的符号化艺术语言。而构成其作品符号化笔墨语言的点、线、面、色在互为交织的组合中,相生相离,相互呼应,追求“不似之似”与“似与不似之间”,借以实现对象的神采与作者的情意,呈现出极强的节奏感和韵律。因此,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无不彰显出其内心世界的温润淡雅,明朗豪迈。

彭述超先生说,中国画有自己的体系和规律,在形的问题上就有自己的一套思想和法则。比如说形神关系,要把对象的神表现出来,画家要对具体客观事物观察之后,在极其多的因素当中抓到自己需要且适合中国画意象要求的因素,把它提炼、概括、转化成笔墨结构,这就需要系统的学习。首先要求学生对传统进行深度研究,从中汲取经验,然后再用这个经验去面对自然,找到前人的道理和对象的物理,再加上自己的感受,这样得出来个人新的笔墨结构,才能产生新的表现方法。

彭述超先生就是这样,一生寄月花鸟,用画笔描述着生活和梦想,为这个世界留下一幅幅传世之作,超凡脱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