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东校区少数民族学生“523”文化产业园体验木偶戏
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东校区有近30名学生来自于少数民族,他们有着各自的信仰、独特的风俗习惯。为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东校区开展了“民族一家亲,共谱同心曲”系列活动。12月4日,这些少数民族学生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来到海安市523文化产业园“偶韵文化”中心,亲身体验了一次了木偶制作和木偶戏表演。
木偶戏是汉族传统艺术之一,在中国古代又称“傀儡戏”。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可分为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
活动前,园内的老师带着孩子们进行了简单的抱团游戏,借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接着在老师的指引下,孩子们看到了架上造型各异的木偶:西天取经的唐僧师徒、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三国演义中几大名将等等。精巧的制作让孩子们惊叹不已,纷纷为木偶手作人点赞。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为“木偶知识来抢答”。在竞答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原来木偶戏至今已经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被称为“百戏之祖”。2006年5月20日,木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活动的第二环节为“小小木偶操作师”,操作前老师带领着大家一起活动双手。老师边演示,边讲解,木偶在老师的手中仿佛活起来了,跳着、转动着。同学们们一个个跃跃欲试。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亲身体验了如何操控杖头木偶和布袋木偶。
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木偶制作我能行”。队员们一下子就被眼前有趣的制作材料吸引住了。原来是主办方想让同学们学习制作相对简单些的布袋木偶。在园区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首先根据人物的造型将木偶的头部用彩色颜料涂上适合的颜色,然后将木偶的两只小手粘贴到衣袖当中,接着给木偶穿上亮丽的外衣,最后将木偶固定在座上。一个个精致的木偶闪亮登场:古灵精怪的孙悟空、美丽温婉的姑娘、调皮可爱的娃娃……同学们用亲手制作的木偶表演起来,活动现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双手提活生、旦、净、丑千般态,一口唱妙喜、怒、哀、乐百样声。” 偶韵文化就在木偶那一举一动中,演员的一颦一笑中尽显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