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车、乌拉波、彩色轮胎……这位物理老师的自制教具火了

2020-12-10 19:20:23 作者: 火箭车、乌拉

用灭火器喷发推动,急速行进的“火箭车”成为演示反冲作用的绝佳资料;在宽8厘米、长6米的带子上,“伸”出几十根小横杆,悄悄拨动一端,波涛此伏彼起,机械波的发生与传达便一望而知;将废旧的轮胎刷上色彩,能翻滚、能投篮,体育课从此不再单调……在中小学讲堂上,教师们巧手制造教具,让学习和训练都成了件风趣的事儿。

物理教师苏奇名克己教具弹性磕碰演示仪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试验看一看。”北京五中的物理教师苏奇名喜爱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曩昔几年里,依据学科需求,“乌拉波”“火箭车”“激光琴”……一系列让讲义常识可视化的教具从他的手上诞生。比方,机械振荡和机械波是高中物理力学板块中的难点和要点。难在哪儿?苏奇名解说,这部分常识很笼统,学生很难一起将振荡和动摇相关在一起,在脑海中构成具象认知;一起,这部分常识又是对电磁波的衬托,必需要学好。

物理教师苏奇名演示克己教具“火箭车”

为此,苏奇名打造了一款“机械振荡与机械波演示仪”:宽8厘米、长6米的带子被立柱固定成为主线,宽带子再连上几十根横杆,横杆两头固定配重。悄悄拨动一端的横杆,波涛此伏彼起,连绵向前,机械振荡和机械波就形象地展示出来。这个相似蜈蚣相同的演示仪一再取得学生惊叹的“乌拉”声,所以爽性被封了个心爱的姓名——“乌拉波”。苏奇名说,为了做这个教具,他先后规划了六套计划,制造了四个版别,就连看似很一般的带子都跑了好几次商场,“一切的东西都要量身定制,不然就可能影响试验的演示作用。”不过,“乌拉”声后,学习难点成了学生的优势得分项,有学生说,再看到机械波相关的试题,让人震慑的试验场景立马再现,难题方便的解决。

学生体会“乌拉波”

本学期,苏奇名在克己教具的路上又迈出了“数字化”的一步。为了让“看不见”的电场和磁场变得清楚明了,他使用学生脍炙人口的虚拟现实技能,呈现出电场三维立体的空间散布。本来的“死”常识,一会儿“活”了起来。

VR技能搬进物理讲堂

在通州区临河里小学,体育教师蒋超则把废旧轮胎打造成一款新式教具:刷上各种色彩,轮胎面目一新。“孩子们觉得很新鲜,特别爱玩儿。”蒋超介绍,这款教具能满意不同年级学生的训练需求,一种器件多个用法:低年级学生上肢力气比较单薄,能够在滚轮胎游戏中得到改进;中、高年级的学生能够经过转移操练,充沛训练上下肢力气、速度、灵敏度等。经过与传统体育器件结合,废旧轮胎还玩出了更多的新花样,比方投包入框、击地传球框等游戏,大大提升了学生体育训练的爱好。

在幼儿园里,克己教具更是成了许多教师的拿手好戏。东华门幼儿园的教师赵智虹制造的一款“电路迷宫宝盒”,就成了孩子们学习“电路常识”的好帮手。在“电路迷宫宝盒”中,孩子们能够用金属棒点触物品,将不同原料的小球滚入洞中,经过小彩灯的改变,能够直观调查物品的导电性,还能把握必定的安全用电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