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甘肃人的新年俗

2021-02-24 10:40:03 作者: 打造甘肃人的

打造甘肃人的新年俗

“新甘肃网络春晚”主会场和通渭分会场

于涛

2021年2月十一日(阴历岁除)上午10时,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辅导,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甘肃新媒体集团承办的“中国银行2021新甘肃网络春晚”(以下简称“新甘肃网络春晚”)践约而至,6个小时、近百个节目、全网观看人次数到达1500万……亮眼的数据闪现了“新甘肃网络春晚”强壮的生命力和吸引力。自二零一九年起,短短三年,这个由甘肃新媒体打造的网络春晚现已乘着信息技术革命性的腾跃和社会日子、文娱方法的深入革新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和力度“冲”进千家万户。

“春晚”这样一种极具中国特征的文艺款式通过近40年的开展,不只没有消歇,反而成为约定俗成的“年俗”,而且跟着它不断呈现新的定语,内容不断丰厚,方式不断拓宽,参加主体越来越多元。可以说,“春晚”由于有着以人口为基数的巨大欣赏集体和多年不间断构成的惯性欣赏需求,只需有优质、共同的内容就无需忧虑它的收视率(播放量)。“新甘肃网络春晚”1500万观看人次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而能洞悉到这一点并在以抢先立异之姿斗胆实践,可以说是甘肃新媒体人在信息时代的大布景下,在媒体交融已成为前言开展的新思路和新理念辅导下,一次活跃主动又大获全胜的反击,这是新媒体勇于打破舒适圈拓宽边境的成功,也是观众可以从更多途径获取到优质文明产品和文明服务的未来趋势。

如前所述,一台“春晚”成功与否的决议要素在内容,而内容又是一个包含了方针、定位、形状、阵型等要素在内的复合性概念,对每一个要素都有所考量并找出最佳的装备计划才干效果一台成功的、受欢迎的“春晚”,“新甘肃网络春晚”做到了这一点。

受众方针明晰

一台晚会必定要有清晰的方针观众,这是在策划之初就需要确认的。为日子在陇原大地上的人和日子在外地的甘肃人呈现一台有乡风乡情的文明餐点是“新甘肃网络春晚”的榜首使命。因而这台晚会一是要反映“今天之甘肃”,二是要呈现“群众之日子”,节目的最高寻求不是“巨大上”“精品化”,而是“接地气”“亲和力”,“新甘肃网络春晚”无疑是清醒又精确地捕捉到了自己的方针受众。

晚会定位清晰

“新甘肃网络春晚”牢牢抓住了“新甘肃”这个中心词组,清晰了晚会要展现的是新时代中的甘肃人、甘肃事、甘肃的精力和相貌,由此决议了晚会聚集本乡、聚集当下、聚集公民日子。在节目的挑选和编排上,重视时代性、公民性、地域性,既有体现脱贫攻坚、抗击新冠疫情等严重主题的节目,又有叙述家长里短、俗人善举等普通日子的节目,还有展现各地风土风俗、前史人文的节目。这些节目生动、鲜活地反映了时代精力和地域特征,是“此时此地”的记载。

扮演形状丰厚

晚会的扮演形状极为丰厚,歌曲、器乐、舞蹈、戏曲、各地民间曲艺、情景剧、朗读、杂技等款式精彩纷呈。与前两届比较,十分值得一提的是晚会中呈现了多个戏曲著作的片段,如秦腔《锁麟囊》《村上春秋》《杨椒山》、儿童剧《大豆谣》、音乐剧《花儿与少年》等。特别是《村上春秋》《杨椒山》《大豆谣》三部著作都是原立异剧目,呈现在“新甘肃网络春晚”中,一方面向全省观众展现了我省戏曲创造的最新效果,使晚会的全体质量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扮演单位活跃报送最新著作在这个平台上露脸也表明晰“新甘肃网络春晚”的影响力、传达力不断扩大。

艺人阵型强壮

2021年“新甘肃网络春晚”的节目中,来自专业文艺院团的节目占到一半以上,多个省直文艺院团活跃参加,光是参演的中国戏曲梅花奖得主就有马少敏、苏凤丽、袁丫丫等数位,其他各市(州)、县(区)、高校、职业、企业报送的著作质量也十分高,艺人根本都是专业或准专业水平。

正是由于做到了安身甘肃、扎根本乡、提高质量、服务群众,仅用两年时刻,“新甘肃网络春晚”的观看人数就提高了一倍,完成了巨大腾跃。当然,作为文艺视频节目制造传达的新军,“新甘肃网络春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信任“新甘肃网络春晚”必定可以越办越好,成为全省公民的新春等待,成为甘肃人的新年俗。

 1/2    1 2 下一页 尾页